冷静是不可能冷静的,一伙儿围一块叽里哇啦地争辩着,温苒瞧着她二伯娘和宋叔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温苒:“……”
温苒深呼吸,拔高声音:“听我的!按年纪大小来!都别着急!以后路上这样的事情多着呢!”
听到这话温老汉咧嘴一笑,上前抹了一个劫匪的脖子。
按照年纪往下依次是大伯娘张玉香和大伯温向生。
手里有人命的劫匪把人命都留了下来,其他人温苒发话都给放了。
王朝末年,乱世加上年景不好,老百姓不是不得已不会铤而走险。
说实话要不是周凯起这个头,她爹娘紧跟着较劲儿,温苒会揍一顿卸两条胳膊就算了。
希望经此挫折,活下来的人不会再干劫路的勾当了。
如温苒先前所言,这一路北上遇到的村民劫路和流民抢劫数不胜数,除了两个孩子其他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手上都不再干净。
尤其前两天刚经历的流民聚众抢劫的风波中,饿疯的流民几乎是见东西就抢见人就砍整个都杀红了眼。
便是温苒这边人人有刀,也人人都下得去手,在众多流民的围攻下,也不得不选择抛弃驴车仓皇逃亡。
饶是如此,温苒大伯和大哥也受了不轻的伤。
傍晚,一行人在河边落脚。
这里再往前过一个镇就是山海关,距海很近。
越靠近山海关,流民数量就越多。
为了保证安全,但凡遇上数量多的流民聚众,她们就上车加速离开,值夜的人手也增加了一倍。
半个多月下来每个人的精神都异常疲惫。
温苒没什么胃口,喝了碗鱼汤就停下筷子,神色格外憔悴。
现在队伍里大事小事都要她来决定,她每日空闲了还要学习医术,路上遇到零星流民会停下来给他们把脉当作实践。
就这样白天忙,到了夜里也睡不安稳,还吃不下东西,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霍骁北在一旁看着也着急,把事情都接过去不说,还限制温苒每天看书的时间,任是风餐露宿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也每天给温苒整出热汤热饭来。
其余人看在眼里,便是温向安和陈六娘这对温苒的亲爹娘也几乎是挑不出错。
喝完汤温苒舀了热水洗漱,就钻进帐篷休息去了。
霍骁北让大哥温一荣帮他值夜,他进来给温苒开小灶。
温苒一把串一杯可乐顿时就感觉活过来了。
可想到现在的情况,她又开始垂头丧气,“从冀南到奉天还没走完就这么难了,我们还要出国,到时候大海茫茫出点意外可怎么办?”
可真不是温苒杞人忧天,美国早就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不再允许华人劳工入境,此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欧美列强政府带头排华,民间反华浪潮四起,大规模屠华事件层出不穷,华人华工在欧洲在美国在澳洲甚至在南洋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虽无奴隶之名却有奴隶之实①。
其中美国作为排华法案的源头,国内的反华暴行最为激烈。
虽然温苒计划的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但第一站她更倾向于英国。
但问题是去英国的航线必会经过南洋几个国家,就不说这一路可能遇到的海盗,万一在南洋被卸下船那可真是完犊子。
这么一想,温苒真是连香喷喷的烤串都吃不下了。
不是她说,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就算现在欧美那边再发达,那也不如待在自己的国家让人安心。
怕她们干扰历史事件,那她们找个山坳子自己过自己日子不就行了?
霍骁北帮她擦了擦嘴角,见她还没吃几口又停了,问道:“怎么了?”
温苒把自己担心的说出来,然后眼巴巴看着他。
霍骁北:“……”
他要有办法肯定早就讲了,但华人华裔在欧美遭受排挤和歧视的情况再过百十多年也依然存在,他对此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不过他得说点什么,否则这姑娘连饭都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