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急忙让人把饭菜快备上,做出一副很忙的样子。
王翦回来休整了半日,状态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慈祥笑道,
“臣来此,是想感谢太子的救命之恩。”
李世民头疼看着他,
“王翦将军,你先前已经感谢我十多遍了,何须如此客气啊?”
王翦马上抚着手腕喊痛,趁机转过了身。
杨端和笑得见眉不见眼,说了句大实话,
“臣,是担心太子又悄悄跑了”
如果太子又在军营失踪,他就是把自个儿的脑袋割下来,也不够赔王上的损失啊!
李世民无语看他,
“我像是那种没事乱跑的人吗?”
杨端和嘿嘿笑着,识趣地没接嘴惹自家小太子生气。
像,您可太像了!
就算翻遍我大秦立国五百年来的史料,您也是第一个敢离家出走的幼年太子!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最边缘的蒙恬,
“那你呢,你也跑来凑热闹做什么?”
蒙恬挠了挠脑袋,选择实话实说,
“臣想问问,太子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这话一出口,另外三人立刻再次看向他,眼神无比热切。
哦,李世民一下子就懂了,原来,一个个都是来催他快些离开的!
不过他本就不是不讲理的人,当场就爽快告诉对方:
既然王翦已经平安回来了,他打算明日就启程回咸阳。
四人一听差点喜极而泣: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太子终于愿意回宫啦!
为了庆祝这件大喜事,王翦和蒙武决定明日亲自下厨,联手烹出一桌风味各异的鹅肉宴,为他们活泼懂事聪明知礼的小太子欢送辞行——
为庆贺太子“归鸿”的寓意,他们本是想打几只大雁来烹制的。
怎奈,几人持弓张望了一个多时辰,硬是连根过路的雁毛都没看到,眼看天色已晚,只得悻悻作罢。
三人只得重新制定方案:鹅,是上古时期从野雁驯化而来的,也能寄托他们热切盼望小太子速速归家的心情。
不会做菜的杨端和自告奋勇揽下这任务,连夜奔袭二十多里,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三只大肥鹅。
半夜回来,他随手用稻草把鹅捆在军帐外,就进去呼呼大睡了
李世民今天白日睡到下午才醒,到了夜晚,睡意难免就稀薄了许多。
当帐外一阵奇怪的“呃呃”声传来时,他立刻就被惊醒了。
小家伙侧耳听了一会儿,偷偷摸摸穿好衣裳循声溜了过去。
如今离八月十五已经越来越近,上弦月也愈发明亮了。
他蹲下小身子,借着月光细细一看,真是大白鹅,还是三只!
只不过,有人用草绳在它们的喙上缠了一圈,导致它们无法发出正常的叫喊声,也不能咬人。
在看清它们的处境后,他就心情美滋滋地大胆逗弄起来。
世传王羲之一生爱鹅,慨然赞其为“君子”,还称模仿鹅的矫健灵活形态,才修得一手雄浑飘逸的书法。
李世民是王羲之的头号拥趸,自然也是极喜爱鹅的,前世,松赞干布就曾特意献给他一只黄金做的鹅。(1)
不过这种在大唐司空见惯的动物,在这时代却颇为罕见,按礼制,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美食所以他来到秦国以后,还是第一回见到活生生的大鹅!
在白鹅不满的抗议声中,小小的孩童缅怀着王羲之的书法,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小手摸着绵密柔软它们的羽毛,从鹅腹到尾羽,手感真是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