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回响
论坛举办地点设在曼哈顿的一家艺术中心,演讲者来自世界各地,有小说家、剧作家、导演,也有心理学家和哲学研究者。
郑诗恩的演讲安排在第三天上午。
主题是:“当角色成为镜子??如何通过虚构讲述真实。”
她走上讲台时,全场响起掌声。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的听众,然后开始讲述:
“《时光旅人》最初只是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但我们慢慢发现,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那些奇幻的设定,而是角色在不同时间线中的挣扎与成长。”
“林若溪不是一个完美的主角,她有过犹豫、失败、甚至迷失。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她成为了观众心中的共鸣。”
“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在试图寻找‘真实’。有时候,它藏在一句台词里,有时在一段镜头语言中,更多的时候,它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敢于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恐惧与渴望,我们写出的角色,也会拥有灵魂。”
演讲结束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位年轻的编剧走上前来,激动地说:“郑老师,您的作品让我明白,写作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是为了表达自己。”
她微笑点头:“谢谢你,愿你也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走出会场时,夜色已深,纽约的街头灯火通明。
她站在十字路口,忽然想起李承曾说过的话:
“你总是比我想象中更快一步。”
她低头笑了笑,然后拿出手机,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我在纽约,看到一座老图书馆,里面有本书,叫《TheMirrorofTime》。】
几秒后,对方回复:
【我也在看同一家图书馆的照片。】
她抬头望向夜空,星星依旧闪烁,就像她第一次写下《时光旅人》第一集的那个夜晚。
###回归的起点
郑诗恩回到韩国时,第七季的拍摄已经进入中期阶段。
剪辑室里堆满了素材,演员们的状态也都调整到了最佳。
姜允熙在一场关键戏中情绪爆发,演完后整个人几乎虚脱。她靠在墙上,大口喘息,眼中却闪着光。
“我终于明白了。”她低声说,“林若溪不是在逃避过去,而是在接受过去的自己。”
郑诗恩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演得很好。”
金敏智的新戏也刚刚杀青,她抽空来看了样片,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
“你们做到了。”她看着郑诗恩和李承,“你们把我们都变成了更好的人。”
李承笑了笑:“其实,是你们让我们变得更好。”
郑诗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剪辑屏幕上那一帧帧画面。
她知道,《时光旅人》即将迎来它的终章,但她也知道,这不会是他们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