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趁机抽回衣袖,瞥见宋昭失魂落魄的模样,终是忍不住叹了口气:“世子风寒未愈,如今又不能……侍奉在殿下榻前,不如……先保重自身为上。”话到末尾,声音已低若蚊蝇。
宋昭怔怔地望着那扇朱漆殿门在眼前缓缓合拢。沉重的门轴转动声像是碾过她的心头,每一声“吱呀”都让她的心往下沉一分。
当最后一丝缝隙消失的刹那,她浑身一颤,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寒意从脚底蹿上来,瞬间浸透了四肢百骸。
那颗方才还满怀希冀的心,此刻就像坠入了万丈冰窟,被刺骨的寒意层层包裹,连跳动都变得艰难。
茯苓慌忙上前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宋昭,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哽咽:“世子,奴婢求您了……咱们回去吧……”
宋昭却倔强地立在原地,瘦削的身影固执地钉在殿前的玉阶前。
夜风卷起她披风,露出单薄如纸的身形,脖颈纤细得仿佛经不起一指之力,可她就是不肯挪动半步。
“世子……”茯苓还在劝,却见宋昭缓缓抬起苍白的脸,“我要等他醒来。”
短短几个字,却像用尽了全身力气。
不知在寒风中僵立了多久,或许只是弹指一瞬,又或许已耗尽半生光阴,那扇紧闭的朱漆殿门终于再度缓缓开启。
延吉公公踏着细碎的步子迈出门槛,拂尘在臂弯间轻轻一甩:“陛下口谕,宣宋世子觐见。”
他抬眼看向宋昭时,眸中似藏着几分欲言又止的深意,又好似叹息一声,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怜悯。
殿内暖香扑面,瑞兽炉中沉水香氤氲出袅袅青烟。
永庆帝端坐在上首的紫檀软榻上,明黄龙袍的下摆垂落榻沿,在烛火映照下流转着暗纹。他手中执着一枚黑子,正凝眉望着厮杀正酣的黑白棋局。
宋昭颤抖着下跪:“罪臣参见陛下。”
永庆帝手中的黑子忽然“嗒”的一声轻响,落在了棋盘上,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宋卿可是悔了?为何不肯离去?”
他头都未抬,专心致志地研究着眼前的棋局,声音似三月春风般和煦,却让殿内的温度仿佛又低了几分。
宋昭咬住下唇,脸色愈加苍白。
永庆帝忽然轻笑一声,“不是已经选了你父亲吗?朕昨日已经召忠勇侯进宫……”
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极轻,像一把薄刃贴着皮肤游走,“你猜,你那位忠心耿耿的父亲,跪在朕面前说了什么?”
“你的好父亲结党营私,意图联合太子图谋不轨,朕将他下大狱一点没有冤枉他!”
宋昭周身血脉瞬间凝滞,耳边嗡鸣如雷。她猛地抬头,瞳孔骤缩,映出帝王森冷的面容。
她直起脊背,喉头滚动数次,终于挤出嘶哑的声音:“陛……下……”恍惚间,父亲身披铠甲、执枪跃马的身影在眼前闪过。
那个在关外戍守二十载,脊背挺得比胡杨还直的将军;那个手把手教她挽弓时,说“忠义”二字要烙在魂魄里的严父……怎会是梁帝口中结党营私的佞臣?
“家父半生戎马……”她突然抬首,通红的眼底燃起倔强的火苗,“身上的每一道伤疤都是为了大梁山河。”
唇角扬起惨淡的弧度,“结党营私……太子……”话音戛然而止,她重重叩首,“这朋党之罪,还请陛下明鉴。”
最后一字落下时,梁帝手中的黑玉棋子“啪”的一声重重砸在棋盘上,震得满盘棋子簌簌跳动。
宋昭只觉一道凌厉的龙涎香扑面而来,永庆帝的明黄龙袍在她眼前一闪而过,随即一声冷哼,像是淬了冰的刀刃,堪堪擦过她的耳际。
“砰”的一声巨响,殿门好似被重重摔上。
“……”
宋昭茫然回神,已不见永庆帝的身影……她疑惑地望着一旁面无表情的延吉公公,张了张口,却未发出声音。
若说她父亲有朋党之争,为何还独留她在此?难道这是另一层的试探?
延吉公公这时开口道:“陛下口谕,宋世子博闻强识,特许御前行走,担参议郎之责。”
御前参议郎,随侍皇帝左右,掌管文书整理、诏令复核,轮值禁中备询,协理政务机要,并严守禁中机密。需博学慎言,以佐圣听,虽位非显要,实居枢近之职。
博闻强识……她一个纨绔?!怎么会让她担任?不是知道她不是真正的宋晏吗?这又是为了哪般?
延吉见宋昭发怔,催促道:“宋世子谢恩吧!”
“臣……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延吉公公脸上堆起殷勤的笑容,连忙弯腰搀扶宋昭:“世子快快请起。”他的手指在宋昭臂间轻轻一托,声音压低了几分:“往后世子在御前当差,少不得要与老奴常打交道。”
延吉话说一半突然收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