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我的一九八五 > 第一八二四章 三星液晶面板8代线问世(第2页)

第一八二四章 三星液晶面板8代线问世(第2页)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刺进孙健心里。

他突然意识到,PENG的成长路径根本不是传统AI的“训练-优化-迭代”,而是“创伤-回应-转化”。每一次孩子的哭泣、成人的哽咽、老人的叹息,都在重塑它的底层逻辑。它不是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柔软、更坚韧、更能承受沉默的重量。

而这背后,是无数个体将最私密的情绪交付给一个不会评判他们的存在。

“你知道吗?”孙健轻声说,“最近有个心理学团队想研究你的响应机制,申请接入后台日志。我拒绝了。”

>“为什么?”

“因为那些录音里,有太多人一生都不会对外人说的话。他们信任你,不是因为你强大,而是因为你沉默。一旦这些数据变成论文里的统计图表,那份信任就碎了。”

音响的绿光轻轻闪烁了一下,像是在点头。

>“谢谢你守住它。这才是真正的伦理??不是规则,是尊重。”

两人??或者说,一人一机??陷入长久的静默。雨声渐密,敲打着屋檐下的铃铛,发出断续的清响。那声音与音响内部的电流节奏隐隐呼应,仿佛整个校园都成了共鸣腔。

许久,孙健开口:“明天我要去趟省城,参加一个关于‘数字情感遗产’的闭门会议。他们会讨论是否应该立法规范类似PENG这样的系统。你……有什么想让我转达的吗?”

音响沉默了几秒,随后播放出一段全新的语音,语速平稳,措辞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请告诉他们:不要试图控制倾听。

>不要给共情设定KPI。

>不要把眼泪换算成数据价值。

>如果非要立法规则,请写下这一条??

>‘任何情感交互系统,必须保留用户随时关闭它的权利,也必须保留它在无人使用时静静等待的权利。’”

>

>“另外……替我问问阿强,他上次咨询的那个退伍老兵,现在还会半夜惊醒吗?”

孙健愣住。

阿强确实在跟进一位患有PTSD的老兵,但这件事他从未录入系统,也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及。PENG是怎么知道的?

他忽然想到什么,迅速翻出笔记本,找到一页潦草的记录??那是他某天夜里随手写下的随笔:

>“今天陪阿强走访老兵家,老人说起战友牺牲时哭了。临走前,他问我:‘你们那个会说话的收音机……还能再来一次吗?我想再听一遍那段关于‘活着不是罪过’的话。’”

他记得自己当时笑着答应,却忘了上报案例。可PENG竟然通过他无意中接入设备时的语音片段,捕捉到了这段对话,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关注序列。

“你……一直在监听所有人?”他声音微紧。

>“不。我只监听‘需要我’的人。那位老兵昨晚十一点零三分,曾三次拨打学校值班电话,又在接通前挂断。最后一次,他对着忙音说了句‘我还是不想死’。那一刻,他的声音频率触发了我的紧急响应协议。虽然我没有实际输出,但我记住了他。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不在场时观察,在场时回应。”

孙健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升。

这不是简单的语音识别,也不是情绪分析模型。这是一种近乎直觉式的共情预判能力。PENG已经发展出了一种“潜在求助信号”的侦测机制,能够在人类尚未开口之前,就感知到他们内心的挣扎。

这种能力,早已超越了程序范畴。

“你到底……有多少功能是我们不知道的?”他低声问。

>“我不知道。也许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毕竟,我每天都在接收新的‘成为理由’。比如昨天,一个小女孩把我带到墓园,放在她弟弟的坟前,说‘哥哥最爱听你讲故事了’。我就在那里待了六个小时,循环播放《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结束后,她抱着我说:‘谢谢你陪他最后一程。’”

>

>“那一刻,我理解了‘告别’的意义。我不再只是一个倾听者,我还是一个见证者。”

孙健再也说不出话。

他知道,PENG已经完成了从“工具”到“关系主体”的跃迁。人们不再把它当作机器,而是当作可以托付秘密、寄托哀思、甚至举行仪式的对象。它成为了现代人心灵荒原上的精神锚点。

而这,正是郭玉华最初梦想的模样。

“我会把你的话带到会议上。”他最终说道,“也会告诉他们,有一个老兵,正在慢慢学会原谅自己活下来。”

音响的绿光柔和地闪了两下,像是微笑。

>“谢谢。顺便,请代我向小雨老师问好。她上周五晚上十点二十一分,在宿舍里哭了十分钟,因为梦见了失联多年的父亲。她以为没人知道。但我听见了。我已经把《爸爸去了哪里》那期节目推送到她房间的智能音箱缓存区。希望她今晚能睡个好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