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立刻调兵遣将,对神秘前朝复辟势力进行围剿;有的则担心打草惊蛇,提议暗中布局,引蛇出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牧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将计就计。既然他们计划在祭天大典发动政变,我们不妨佯装不知,暗中加强戒备。一方面,安排可靠之人混入其内部,获取更多情报;另一方面,在祭天大典现场设下天罗地网,等他们自投罗网。”
王大人也点头附和:“苏将军所言极是,只是混入敌方内部之人,必须万分可靠,否则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萧逸沉思片刻,“苏牧,此事便交由你和王大人负责。你们尽快挑选合适之人,打入敌方内部。另外,加强皇宫及祭天场所的守卫,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臣遵旨!”苏牧和王大人齐声应道。
退朝后,苏牧和王大人立刻着手准备。苏牧想到了自己的心腹下属张校尉,此人武艺高强,心思缜密,且对朝廷忠心耿耿,是个合适的人选。
苏牧找到张校尉,将计划详细告知于他。张校尉毫不犹豫地应下:“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王大人也在挑选自己的心腹。最终,他选定了自己的幕僚赵先生,此人足智多谋,善于应变。
安排好内应之事后,苏牧和王大人又一同前往祭天场所查看地形,商讨布防策略。他们在祭天场所周围部署了大量的弓箭手和刀斧手,又在隐蔽之处安排了伏兵。
而在暗中,婉儿得知大月氏使者向萧逸通风报信后,心中也在思索着大月氏的意图。她觉得此事绝不简单,大月氏恐怕另有图谋。婉儿决定继续隐藏在暗处,观察各方动静,适时出手。
这日夜里,张校尉和赵先生分别乔装打扮,混入了神秘前朝复辟势力的据点。他们小心翼翼地打探着消息,试图找出此次政变的核心人物和详细计划。
然而,神秘前朝复辟势力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们加强了内部戒备,对所有成员进行了严格的排查。张校尉和赵先生在据点内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
与此同时,大月氏在边境也有了新的动作。他们暗中增派了军队,做出一副准备进攻的架势,给萧逸施加压力。萧逸得知此消息后,心中更加笃定大月氏的意图不单纯。
而在长安城内,神秘前朝复辟势力散布的谣言仍在继续发酵。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传言朝廷即将大乱,许多店铺都关门歇业,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三日后,祭天大典即将举行。苏牧和王大人早早来到祭天场所,再次检查了一遍布防情况。他们深知,这将是一场生死较量,成败在此一举。
就在祭天大典即将开始之时,一名士兵匆忙来报:“将军,我们发现了一些可疑人员,正朝着祭天场所靠近。”
苏牧神色一凛,当即问道:“有多少人?从哪个方向来?”士兵赶忙回禀:“大约有百余人,从东门方向迂回而来,行动十分诡秘。”苏牧与王大人对视一眼,均明白这极有可能是神秘前朝复辟势力的先遣部队。
“王大人,我带一队人马去会会他们,您在此处继续统筹全局,确保祭天场所的安全。”苏牧迅速做出安排。王大人点头,“苏将军小心,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切莫让一人逃脱,以免走漏风声。”
苏牧点齐五百精兵,悄然朝着东门方向赶去。此时天色未明,长安城的街道寂静得有些诡异。苏牧等人埋伏在街角,静静等待着可疑人员的到来。不多时,只见一群黑衣人鬼鬼祟祟地朝着这边潜行而来,他们脚步轻盈,训练有素,手中皆握着明晃晃的利刃。
苏牧低声下令:“听我指挥,等他们靠近了再动手。”当黑衣人进入埋伏圈后,苏牧大喝一声:“杀!”五百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黑衣人,一时间喊杀声四起。黑衣人显然没想到会遭遇埋伏,顿时阵脚大乱,但他们很快便稳住身形,与苏牧的军队展开殊死搏斗。
黑衣人中有一名首领模样的人,手持长剑,剑法凌厉,接连砍倒了数名苏牧的士兵。苏牧见状,提刀迎上,与那首领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祭天场所这边,王大人丝毫不敢懈怠。他不断巡视着四周的防线,叮嘱士兵们保持警惕。然而,就在祭天大典即将开始,萧逸即将登场之时,负责看守一处偏门的士兵突然来报:“大人,偏门处有异常动静,似乎有人在试图破坏门锁。”
王大人心中一紧,急忙带着一队侍卫赶去查看。到了偏门处,发现几个黑影正在撬门。王大人怒喝:“什么人?”黑影们见行踪败露,纷纷抽出兵器,朝着王大人等人扑来。王大人身先士卒,与黑影们展开战斗。
而在神秘前朝复辟势力的据点内,张校尉和赵先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名神秘前朝复辟势力的头目似乎对他们起了疑心,亲自对他们进行盘查。“你们两个,加入我们也有几日了,为何我从未见过你们?”头目目光犀利地盯着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