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臣的推波助澜之下,铅华制药已经坐稳了国内制药一哥的地位,即便是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老字号也依旧不是他们的对手。
汪峰看着每天的账目流水,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也算是做到了当初那句“只要自己有了产业,那利润就一定比兄弟们加一起还要高!”
但是,魏臣还是那句话,不管谁赚得多,谁赚得少,利润都是兄弟几个一起分的。
当然,魏臣也不怕那所谓的分钱不均闹出矛盾,更不怕有人吃大锅饭不努力,因为这十二个兄弟全都是他从小到大一起长起来了,他相信他们。
这些兄弟也争气,个个不争不抢,挣多挣少全凭魏臣一句话,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管理的企业比其他人大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所有的产业全都走上正轨,而且一天比一天好,步行街也在这时候完工了,眼看着铅华集团准备继续开发步行街的时候,一条消息传回来了。
张海峰递给魏臣一个信封:“刚收到的消息,赵天野上个月在云省边境的货被边防扣了三批,损失至少五百万。"
魏臣没接,只是整了整西装袖口:”他那个缅甸‘玉石矿’的运输路线,摸清了吗?"
"摸清了。"张海峰划开地图,几条红色虚线从云省瑞丽蜿蜒至缅北,”表面运翡翠原石,实际夹带冰毒。"
他点开一张卫星照片,放大——缅甸北部山区的一座矿场,外围是简陋的采石设备,但矿洞深处却隐藏着几座白色厂房,周围戒备森严。
"最绝的是——"周志宇又调出一张偷拍的照片,画面里是边境某处仓库,成堆的铅华六味地黄丸**盒整齐码放,几个工人正拆开盒子,取出里面的药瓶,倒出药丸,再重新装入密封袋。
"他们用我们的**盒打掩护。“周志宇冷笑,”每个药盒里藏50克冰毒,一箱二十盒,正好一公斤。运输时混在正品里,连X光都很难分辨。"
魏臣盯着照片,忽然笑了。
"赵天野倒是会做生意。“他轻声说,"铅华的**盒,海关免检,物流优先,连防伪标识都是行业最高标准。"
张海峰又调出一份物流清单:"过去半年,天野集团以‘药品经销商’的名义,从我们这儿采购了价值八百万的六味地黄丸,但实际销售记录只有不到两百万。"
"剩下的六百万,盒子去哪了?"魏臣问。
"全运到缅甸了。"张海峰冷笑,"空盒子装毒品,再走私回来。"
魏臣的目光落在照片上那些被拆开的药盒上。铅华的金色商标在灯光下依然闪耀,却成了罪恶的遮羞布。
"查清楚他们的分销网络了吗?"
"查清了。"张海峰拿出一张关系图,”缅甸的毒品经云南入境,用我们的药盒伪装后,通过天野集团的物流网络发往全国。主要分销点在沿海城市的夜店、会所,甚至……"
他顿了顿,点开另一张照片——某高档私人医院的药房,柜台上赫然摆着铅华六味地黄丸的礼盒装。
"连医院都成了他们的销售点。"
魏臣沉默片刻,忽然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
"既然赵天野这么喜欢我们的**盒……“他轻声说,”那就送他一份大礼。"
铅华制药的实验室里,冷白色的灯光打在无菌操作台上。魏臣戴着防静电手套,轻轻拆开一个崭新的六味地黄丸**盒。
"新防伪标志测试得怎么样了?"他的指尖抚过盒盖内侧的烫金花纹。
技术总监李明调整了下显微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第三批样品刚通过极端环境测试。"他指向盒底一个不起眼的凸起,"这里,我们植入了全息防伪层。"
魏臣接过放大镜。在五十倍放大下,原本普通的**盒表面浮现出精密的光学图案——铅华的LOGO在特定角度下会变成"正品认证"四个微缩汉字,而用紫外灯照射时,隐藏的防伪编码便如同星辰般闪烁。
"最关键的在这里。“李明打开光谱分析仪,激光扫过盒身时,屏幕上立即跳出一组加密数据,”每个**盒的纸质纤维里都嵌入了特制荧光粒子,形成独一无二的‘指纹’。"
魏臣若有所思:“能仿造吗?"
"几乎不可能。”李明调出电子显微镜图像,“这些粒子的排列组合有十的二十八次方种可能,而且——”他切换画面,显示出一个正在自毁的仿冒品,"一旦检测到暴力拆解,荧光物质会立即氧化失效。"
周志宇快步走进实验室,手里平板显示着天野集团的最新订单:"赵天野加单两百万盒,要求沿用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