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91章 邪道为王魔幻大盘(第1页)

第791章 邪道为王魔幻大盘(第1页)

晚上八点多。

吴志奎这边在会所找门路。

另一边,李明洋在红果山,被郭凡烦的不行。

郭凡尝到了炒绯闻和说遗憾的好处,左耳的票房就是在炒作中,不断上涨的!

虽然郭凡没有苏又朋的人脉。。。

林远把那盘磁带轻轻取出,用软布擦拭了表面的微尘,重新放回抽屉最上层。他没有立刻归档编号,而是将它留在手边??这是第一个由“倾听者”主动寄来的回应,不是求助,不是倾诉,而是一封跨越沉默三十年的和解信。他忽然明白,“遗声计划”真正的意义,或许从来不是记录死亡、弥补遗憾,而是让那些被时间压弯的喉咙,终于敢在某一个清晨,颤巍巍地喊出一声“我在”。

他打开工作日志,在“李建国妻”条目下补了一行备注:【已闭环。建议将其案例纳入“家庭修复样本库”,作为情感重启教育素材】。刚敲完最后一个字,手机震动起来,是技术部发来的紧急通知:【“童声保险箱”系统首次触发司法联动机制,地点:成都青羊区某中学,事件类型:未成年人性侵长期隐匿案,录音内容已自动加密上传至公安备案通道】。

林远猛地站起身,心跳骤然加快。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当它真正发生时,仍像一记重锤砸在胸口。这不是演习,不是模拟推演,而是一个孩子真的在恐惧中按下了录音键。他立刻拨通法律顾问电话:“确认信息是否完成脱敏处理?心理干预团队什么时候能到位?”

“已经派出双人小组,三十分钟内抵达学校。”对方声音沉稳,“但林总,有个问题??录音里提到施害者身份模糊,只说是‘亲戚家的叔叔’,目前无法锁定具体对象。警方需要更多线索才能立案。”

林远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朵朵苍白的脸。他曾以为自己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孤独与理解;但现在他意识到,他们正在踏入一片雷区,每一步都可能引爆深埋多年的创伤。他深吸一口气:“联系教育部协调组,请他们协助调取该生近三年的心理咨询记录,看看有没有其他间接证据。另外,启动‘萤火行动’预案??匿名发布安全提示,提醒所有使用‘童声保险箱’的孩子,如果听到类似经历,请勇敢补充信息。”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窗前久久未动。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那份尚未批阅的《全球情感遗产保护倡议》草案上。就在昨天,他还在这份文件里写下:“我们相信语言的力量,胜过暴力与遗忘。”可此刻,他更想加一句:“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话,本不该由孩子来说。”

下午三点,他亲自驱车前往成都。飞机延误,落地已是深夜。他在医院走廊见到了那个女孩的母亲??一位瘦弱的女人,双手紧紧攥着包带,眼睛红肿得几乎睁不开。“林老师……我真的不知道……她从来没说过……”她哽咽着,“每次问她是不是在学校受欺负,她都说没有……我以为只是学习压力大……”

林远蹲下身,平视她的双眼:“这不是您的错。很多孩子不说,是因为害怕不被相信,或者怕说了会让家人痛苦。但现在,她选择了说出来,哪怕只是对着一支笔??这已经是巨大的勇气。”

女人突然扑进他怀里,失声痛哭。那一刻,林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重量压在肩头。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录音笔背后的安全距离里的策划者,而是一个必须直面血肉之躯伤痛的见证人。

第二天清晨,警方召开内部通报会。根据后续收集的信息和另一名学生的匿名补充录音,初步锁定嫌疑人系受害女生姑父,曾多次以“辅导功课”为由单独接触女孩。案件正式立案,嫌疑人已被控制。

林远坐在旁听席,听着法医陈述身体检查结果,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散会后,他拒绝了媒体采访请求,只留下一句话给公关团队:“不要渲染细节,不要暴露孩子身份。我们要保护的,不是一个热点,而是一个未来还能微笑的人生。”

回到北京当晚,他做了一个决定:暂停“校园守护者联盟”的全国推广计划,先在五个试点城市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压力测试,重点评估心理支持体系的响应速度与隐私防护等级。同时,他亲自撰写了一份《儿童倾诉伦理守则》,明确提出三条铁律:

一、任何涉及未成年人的敏感录音,不得用于研究或宣传用途;

二、心理咨询师介入必须遵循“最小知情原则”,即仅限必要人员了解核心信息;

三、一旦发现系统被滥用(如恶意诬告、数据盗用),立即终止该终端权限并追究法律责任。

这份文件发布后,引来部分激进派批评:“太过保守,会削弱项目的震慑力。”

林远在内部邮件中回复:“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我们能曝光多少黑暗,而在于我们能否确保每一次曝光都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如果我们连这点敬畏都没有,那我们和那些掩盖真相的人也没什么区别。”

风波暂歇,春天的脚步却未曾停歇。四月中旬,“遗声计划”联合中国残联推出“听见光明”特别项目,为视障群体定制语音日记服务。第一位注册用户是一位盲人钢琴调音师,名叫陈默。他在首段录音中说:“我靠耳朵吃饭,可我老婆说我从不说话。其实我不是不想说,是怕我说多了,她会觉得我总在抱怨看不见的世界。”

林远听了这段录音整整三遍。第二天,他带着团队上门拜访,不仅为陈默升级了无障碍操作界面,还邀请他担任“声音感知培训官”,教普通人如何用听觉重新认识城市。

一次培训课上,陈默让大家闭眼静坐十分钟,然后描述所听到的一切。有人听见风铃,有人听见脚步,有人甚至捕捉到远处鸽群振翅的节奏。最后,陈默轻声说:“你们知道吗?每个人走路的声音都不一样。我老婆的脚步很轻,像春天的雨点;我女儿跑起来像小马驹;而我父亲……他已经走了十年,但我还记得他穿旧皮鞋的样子??咔、嗒、咔、嗒,像是钟摆走累了。”

教室里一片寂静,有人悄悄抹泪。

课程结束后的聚餐中,林远问陈默:“你觉得‘遗声计划’对你意味着什么?”

对方笑了笑:“以前我觉得,失明最可怕的不是看不见光,而是别人忘了你也能发光。现在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不是黑洞。”

五月的第一个周末,杨蜜终于请到了年假。两人带着朵朵去京郊露营。夜幕降临时,他们在帐篷外支起便携音箱,播放过去一年共同录制的家庭声音合集。有杨蜜煮粥时锅盖跳动的叮当声,有朵朵第一次骑自行车摔倒又爬起的笑声,还有林远某次醉酒后含糊不清地说“我爱你们”的片段。

朵朵靠在他肩上,忽然问:“林叔叔,你说一百年后,还会有人听这些声音吗?”

林远望着星空,轻声答:“也许不会。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听到了彼此。这就够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