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他苏醒于书院榻上。
窗外春雨初歇,桂树新芽吐绿。
床边坐着一人,穿着素白衣裙,右手指尖正轻轻折着一只纸船。
“醒了?”她抬头,笑容温婉,“你说过要带我去放船的,可不能赖账。”
林觉怔怔望着她,良久才伸手抚上她的脸:“是真的你?”
“是真的。”阿宁握住他的手贴在自己心口,“心跳,温度,眼泪??全都回来了。我不是幻影,也不是残片。我是阿宁,是你小时候一起放纸船的那个笨女孩。”
他再也忍不住,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泪水浸湿了她的肩头。
那一夜,书院燃起百年未见的灯火。
孩子们围着桂树跳舞,唱着新编的童谣:
>“无名变觉者,归宁踏春来。
>月下纸船渡,心灯永不埋。”
墨翁站在廊下,仰望星空,喃喃道:“鲁无涯啊鲁无涯,你费尽心机建造系统帝国,可最终打败它的,不过是一句‘别怕’,和一只折了千遍的纸船。”
数月后,南方边境建起一座新碑。
碑文仅十六字:
>**以情破律,以爱逆命。
>不负所念,方得始终。**
而在遥远的北方,曾经埋藏祭坛的土地上,竟奇迹般生长出一片桂花林。每到秋日,香气弥漫百里,据说夜晚常有幽蓝火焰在林中浮动,宛如星辰落地。
人们传说,那是“母巢”仍在守望,等待下一个迷途的孩子归来。
林觉依旧每日授课,教孩子们识字、写字、折纸船。每当有学生问他:“先生,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他总会停下笔,望向远处青山,悠悠答道: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记得一个人的笑容,哪怕世界想让你忘记一切,你也坚持说??我记得。
那便是反抗命运最温柔的方式。”
某个清晨,小宁捧着新做的纸船跑来:“哥!我和阿宁姐姐一起写的愿望,放在船里啦!”
林觉打开一看,纸上歪歪扭扭写着:
>“希望世界上所有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名字,
>不被当成工具,
>而是被爱着长大的宝贝。”
他笑了,眼角泛起细纹。
那天,他们三人一同来到溪边。
三只纸船并排入水,载着不同的记忆、不同的希望,顺流而去。
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如同万千条通往未来的路。
林觉站在岸边,左手牵着小宁,右手握着阿宁的手,左眼中金红光芒静静流转,不再代表杀戮或服从,而是见证??
见证一个曾被称为“无名”的男孩,
如何以血肉之躯打破钢铁逻辑,
如何以爱为刃斩断宿命锁链,
如何在一个本该被定义的世界里,
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
**林觉。**
觉悟的觉。
归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