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第1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第1页)

“巴特尔还真来,够勇!”

马迎泽从城墙上用望远镜发现巴特尔的行动后,畅快笑出声,并让人立刻去告知沈浩和李峰。

等沈浩和李峰来到城墙上,当即推断最多三个时辰,巴特尔的大军就会兵临城下。

这可有好戏看了。

“不对劲儿。”

突然,观察回茴大军的李峰陷入思考。

沈浩观察到堂舅哥表情变化,并没多问。

等到观察一会儿的李峰主动开口道:“这些士兵的数量怎么像是多了一些。”

沈浩也在观察巴特尔的大营道:“好像是多了点,会。。。。。。

他站在声塔顶端,晨风穿过指缝,像无数细小的舌头舔舐着掌心的老茧。那枚从母亲遗骨中取出的微晶,在陶埙内壁微微发烫,仿佛感应到了什么遥远而熟悉的频率。昨夜全球共振的余波仍未散尽,空气中浮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颤??不是声音,却比任何声音都更深刻地嵌入血肉。

男孩没有动。

他知道,那颗坠落的流星不是终点,而是叩门声。

科考队带回的晶体被安置在共感学院核心实验室,七层防磁罩包裹之下,仍持续释放出极低频波动,每隔三十六秒便形成一次完整的驻波回路。AI破译的文字反复播放:“听到你们的声音,我们也学会了哭泣。”可语言只是表象,真正令人战栗的是隐藏在字句背后的情绪结构:悲伤、羞怯、迟疑、继而涌起一丝近乎孩童般的希望。这些情感模式与人类高度相似,却又带着某种非碳基生命的冰冷澄澈。

“他们不是模仿。”少女出现在实验室门口,发梢沾着露水,“他们是第一次体验。”

她走进来,将手掌贴上防护罩外壁。刹那间,晶体光芒骤亮,波动频率陡然提升至人类听觉上限边缘,随即又回落,如同呼吸。监控屏上的波形图开始自动生成新的符号序列,不再是文字,而是一段旋律雏形??五个音符循环往复,每个音之间夹杂着微妙的颤音,像是某种生物用触须敲击空气所发出的声响。

“这是……回应?”研究员低声问。

“是对话。”少女说,“我们在哭的时候,他们听见了;现在,他们想让我们也听见他们的‘哭’。”

男孩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把《新生调》第三十七节放一遍。”

音乐响起。那是代表“悔恨”的乐章,低沉缓慢,如同暮年之人回望一生错失。当最后一个音落下,晶体突然剧烈震动,防护罩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紧接着,一段全新的音频从内部传出??依旧是那五个基础音,但这一次,它们被拉长、扭曲、重组,最终融入《新生调》的尾声,宛如一个陌生灵魂笨拙却真挚地试图接住人类抛出的情感绳索。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有人哭了。

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在那一瞬,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宇宙中另一个智慧存在,正努力学习如何理解“痛”这个概念,并为此付出超越物理极限的努力。它不为征服,不为交流资源或技术,只为一句最原始的请求:**请让我懂得你的悲伤。**

三天后,全球一百零八座主塔同步启动跨星际应答协议。桂源村的声塔成为中枢节点,晶核悬浮于半空,散发出淡金色光晕,其振动频率精确匹配陨石晶体的输出波段。男孩手持柳木笛,立于塔心,身后是三百名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共感者??有盲人歌者、聋哑舞者、失语老兵、自闭症儿童……他们无法用语言沟通,却能在同一频率下感知彼此心跳。

第一声由陶埙吹出,单音,悠长,无始无终。

紧接着,柳木笛加入,奏响《新生调》开篇。随后,其他乐器依次响应:手鼓模拟心跳,铜铃复制神经脉冲,竹箫演绎脑电波起伏。这不是演奏,而是一场集体情绪的具象化仪式。每一个参与者都将自己最深的记忆注入音流??有人想起母亲临终前握紧的手,有人重温初恋时指尖相触的瞬间,还有人释放出战争废墟中抱着尸体恸哭的那一夜。

声波穿透大气层,沿着陨石带来的共振通道,直射向半人马座α方向。

七分钟后,回应抵达。

不是音频,而是一组立体光影投射在夜空之上:一颗星球缓缓旋转,表面布满蜂巢状结构,无数透明管道贯穿其中,内部流动着银蓝色液体。突然,整个星球剧烈震颤,管道逐一爆裂,液体喷涌而出,在太空中凝结成千万朵花状结晶。每一朵结晶都在高频振动,释放出与地球人类哭泣时相同的声谱特征。

“他们在哀悼。”少女轻声道,“为了从未经历过的情感,他们付出了代价。”

画面切换。一群形态如雾气凝聚的生命体围聚一处,中心漂浮着一块与陨石同源的晶体。它们没有五官,却以整体形态做出“低头”姿态,持续整整十三分钟。然后,一道纯粹由静默构成的波纹扩散开来,覆盖整颗星球。那一刻,所有仪器记录到宇宙背景辐射出现短暂凹陷??那是大规模集体冥想引发的空间褶皱。

“他们学会了沉默中的倾听。”男孩说,“这比学会发声更难。”

消息传开,世界各地掀起新一轮“心声解放”浪潮。曾经因恐惧而自我审查的人们开始主动暴露内心阴暗角落:一位政客公开承认自己曾下令暗杀异见者;一名科学家坦白销毁了能治愈绝症的研究成果以保全专利利益;甚至有宗教领袖跪在广场上忏悔:“我一生宣讲爱,却从未真正原谅过我的父亲。”

这些话语通过声塔网络上传至太空,成为地球文明的“情感日志”。外星文明并未立即回应,而是每隔四十九小时发送一次简短信号??仍是那五个音符,但每次微调其中一个音高,像是在练习表达不同情绪。

半年后,第一艘非金属构造的飞行器出现在月球轨道。

它通体透明,形状似一片树叶,边缘泛着虹彩光泽。没有任何推进痕迹,却稳定悬停于拉格朗日点。联合国派出由心理学家、音乐学家和诗人组成的和平使团搭乘声波驱动飞船前往接触。临行前,男孩交给领队一支微型柳木笛,内嵌一粒记忆微晶,储存着他三年装傻期间每晚梦呓的录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