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了。”
>“因为孤独,也将成为共享的记忆。”
苏砚闭上眼,泪水滑落。
她终于明白了许光最后的笑容。
那不是胜利者的得意,而是旅人抵达终点时的安宁。他知道,这条路不需要终点。只要还有一个灵魂在讲述,在倾听,在试图理解另一个灵魂的挣扎,那么“回响”就不会停止。
而“地狱之主”的真正含义,也在此刻彻底揭晓:
**它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种选择。**
**成为他人痛苦的容器,成为沉默的终结者,成为光的传递者。**
第二天清晨,苏砚再次来到图书馆。
门口排起了比以往更长的队伍。人们带来的不再是单篇稿件,而是一整箱誊抄本、录音带、手绘漫画、甚至用盲文刺绣在布上的故事集。他们要求录入系统,分享给所有愿意听的人。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塞给她一张画:画上是两个女人站在井边,天上飞着无数纸飞机,每一只都拖着发光的尾迹。
“这是我和妈妈的故事。”她说,“老师说,只要放进系统,就算她走了,声音也不会消失。”
苏砚蹲下身,认真地看着画,然后从包里取出那支新炭笔,轻轻在画纸一角签下自己的名字。
笔尖触及纸面的刹那,墨迹泛起微弱蓝光。
她愣了一下。
随即明白??这支笔,是新的“钥匙”。
不是用来开启系统,而是用来点燃更多人的勇气。
她站起身,走向讲台。
今天,她要开讲第一堂“共述课”。
主题只有一个:
**“你的故事,值得被听见。”**
台下坐满了人,有学生、老人、流浪汉、警察、医生、囚犯……形形色色的面孔,藏着千差万别的过往。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
“三十年前,有一个男人,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没有人愿意倾听……”
随着她的声音流淌,窗外的白花一朵接一朵绽放。
风吹过,花瓣纷飞,每一片都载着一句话,随风而去:
>“我说了。”
>“你听了。”
>“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