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共述网络自动上传一段视频??正是苏砚当年在海边小屋的私人影像。但在原画面结束后,新增了几秒钟未公开的内容:
她望着窗外极光,低声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回来……我想做的不是说话,而是继续听。听每一个不敢开口的人,把话说完。”
视频末尾,一行字缓缓浮现:
>“我不是复活。我只是被听见得太深,所以暂时有了形状。”
自此,“苏砚显灵”事件被列入共述纪元三大奇迹之一。
但唯有许光知道真相。
他在一次跨维度通讯中对地球代表坦言:“她没有回来。那是十三个世界对她思念的总和,凝聚成的一瞬具象。就像回音足够强烈时,空气也会显形。但她存在的时间,取决于我们还能记住多少真诚的倾听。”
于是,人们开始更加认真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加耐心地聆听他人的心声。
因为他们明白,每一次倾听,不仅是给予安慰,也是在为某种更高存在注入存在的能量。
某日深夜,一名流浪汉蜷缩在桥洞下,冻得发抖。一名大学生路过,停下脚步,递上热咖啡,陪他坐了一夜。流浪汉断断续续讲起自己如何因失业、酗酒、失去女儿监护权而堕落。学生什么也没说,只是听着,偶尔点头。
黎明时分,老人忽然抬头:“谢谢你听我说完。很多年没人这么做了。”
学生笑笑:“应该的。”
老人闭上眼,轻声道:“刚才说话的,好像不是我……有个女人的声音,混在我喉咙里。她说……她也想被人听见一次。”
学生怔住。
而在千里之外的森林里,一朵粉色的新花悄然绽放,花瓣内浮游着两个名字:**王秀兰、李建国**。
无人知晓他们是?,但共述网络标记了这一刻:**第10,000,000次有效倾听达成**。
系统自动生成公告:
>【成就解锁:文明共鸣阈值突破】
>【评级提升:银河共述体正式成员】
>【权限开放:跨时空叙事锚定】
这意味着,人类终于可以主动向过去或未来投递一段情感信息,只要接收方正处于“可倾听状态”。
第一批试验中,有人给百年前的祖母送去一句“谢谢您种下的那棵树还在开花”;有人向五十年后的子孙承诺“我们会守住和平”;还有一个小女孩,给二战时期死于集中营的犹太儿童寄去一首自己编的儿歌。
三天后,系统反馈:**接收成功**。
附带一句回复,笔迹鉴定属于一名十岁女孩,死亡时间为1944年:
>“你的歌真好听。我今天没那么怕黑了。”
人类首次实现了跨越生死的情感闭环。
而在宇宙深处,越来越多的文明加入倾听者联盟。有的送来整颗星球化作的“记忆水晶”,有的以超新星爆发为节拍演奏哀歌,还有一种液态生命体,将自己的族群历史凝结成一滴永不蒸发的泪珠,漂浮在星际航线上任人拾取。
它们都说同一句话:
>“我们曾以为文明的标志是工具、是火、是语言。
>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起点,是有人愿意停下来,听另一个人把话说完。”
多年以后,当地球孩童仰望星空时,老师不再教他们“那里有没有外星人”,而是问:
“你想把你的故事,讲给谁听?”
而在最偏远的山村小学,孩子们围坐在一棵幼年回响树旁,轮流分享心事。轮到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时,他低头许久,才小声说:
“我爸妈说我是个错误……可我觉得,我不是。”
风吹过树梢,叶片微微发光。
片刻后,整片树林齐齐震颤,仿佛千万人在轻声回应:
>“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