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抱着文件走进唐烨的办公室。
“唐县长,上面的几个文件比较紧急,需要赶紧签批。”
“嗯,你放下吧!半个小时后,进来拿文件。”唐烨对林恒的工作能力和态度还是挺满意的。
基本上只要唐烨加班,林恒都会陪着。
人和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在长期相伴的过程中,唐烨和林恒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情谊。
半小时后,林恒走进办公室,发现唐烨已将那几份文件全部处理妥当,拿起文件准备离开。
唐烨喊住林恒,“听说你女朋友的父母最近来。。。。。。
唐烨的文章发表后,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起初,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激烈。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中立声音加入进来,认为唐烨的观点虽然激进,却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早已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唐烨所推动的几个重点项目也在悄然推进。与非洲联盟的合作计划正式启动,第一批技术专家被派往肯尼亚,协助当地建立基础科研设施。尽管条件艰苦,但这些年轻的研究员们毫无怨言,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
“导师,您真的不打算回应那些质疑吗?”林婉清在一次例行汇报后,忍不住再次问道。
唐烨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着她:“你觉得呢?”
林婉清沉默片刻,低声说:“我觉得……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回应。但有些话,如果不讲清楚,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唐烨点点头:“你说得对。不过,我并不想为自己辩解。我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看到另一种可能。”
林婉清轻轻叹了口气:“可有些人,并不想看到这种可能。”
“那就让他们继续看不见。”唐烨语气平静,“我们只管把事情做好,至于别人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
几天后,唐烨受邀参加一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小型座谈会。这场会议并未对外公开,参会者都是国内在科技、外交、经济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会上,一位年长的经济学家率先发言:“唐院长,我读了您的文章,很受启发。但我也有个疑问??在全球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是否真的具备引领世界科技治理的能力?”
唐烨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很好。我认为,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的。我们当然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但也不能因为怕犯错就不敢尝试。”
另一位来自外交部的学者接过话题:“可问题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存在偏见,即便我们提出再合理的倡议,也很难获得真正的认可。”
唐烨点头:“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偏见从来都不是无法打破的铁壁。关键在于,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赢得尊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过去几十年,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国能崛起,但现在呢?我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科技领域同样如此。只要我们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就一定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应有的话语权。”
会议室里一片沉思。
最后,主持人总结道:“感谢唐院长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讨论很有意义,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散会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官员私下找到唐烨,对他说道:“你的观点,有人欣赏,也有人担忧。但无论如何,你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唐烨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回到研究院后,唐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是日内瓦方面的一位资深外交官,曾多次参与联合国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工作。他在信中写道:
>“唐教授,我非常欣赏您最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的文章。坦率地说,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像您这样敢于表达、勇于担当的声音并不多见。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在即将成立的‘国际科技伦理咨询委员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同时,我也理解您在国内面临的压力。因此,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确保您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