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思考:
“首先,必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科研信息平台,让所有项目、资金、成果都能公开透明地流通;其次,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鼓励市场导向的研发方向;第三,完善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机制,让他们有更多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林婉清认真听着,一边记录一边点头:“这些想法都很务实。但您也知道,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阻力肯定不小。”
唐烨微微一笑:“我从不奢望所有人都支持我。只要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点,也能慢慢推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约好了几位老专家,下午开会讨论这份报告。你帮我准备一下材料,尤其是关于跨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的部分。”
林婉清应声而去,唐烨则继续伏案工作,直到窗外阳光洒进房间。
会议室内,气氛比预想中更为紧张。
来自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等多个部委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研体制改革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唐院长,您的提议很有前瞻性。”一位来自发改委的官员率先开口,“但我们也要考虑现实情况。目前财政预算紧张,如果大规模整合资源,会不会导致部分单位的利益受损?”
“利益受损?”唐烨淡淡一笑,“如果改革是为了维护某些人的既得利益,那还不如不做。我们谈的是效率,是国家的长远发展,而不是谁多拿了几百万经费。”
他的话引起一阵骚动,有人皱眉,有人点头。
另一位来自教育部的代表迟疑道:“可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一直存在管理权限的分歧。如果贸然整合,会不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唐烨目光坚定:“混乱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它走向有序。就像我们在经济领域所做的那样,从计划体制到市场经济,哪一步不是在摸索中前进?”
他环视全场,语气加重:“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了。科研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各自为政,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创新能力永远上不去。”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片刻后,一位年长的老专家缓缓开口:“唐院长说得没错。我也一直认为,科研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关键是如何落地?如何确保不会变成新的官僚主义?”
唐烨点头:“这就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地方。我的建议是,先试点,再推广。选择几个重点区域和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的尝试。成功了,再向全国推广。”
“同时,设立独立的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科研不该成为某些人谋私利的工具。”
他的发言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但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散会后,那位发改委的官员走到唐烨身边,低声说道:“唐院长,您的想法我很佩服。但有些话,还是不要太直白的好。”
唐烨笑了笑:“谢谢提醒。但我相信,真正的改革者,不怕得罪人。”
走出会议室,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大楼玻璃幕墙上,泛起一片金光。
林婉清迎上来,轻声问道:“怎么样?”
唐烨摇头:“阻力不小,但也不是没有希望。”
林婉清看着他,眼神温柔:“导师,您真的不累吗?”
唐烨望着远方,语气平静:“累当然累。但如果我们都不去做,那就没人去做了。”
他转身朝电梯走去,身影挺拔如初。
因为他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值得走下去。
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与挑战,他都不会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