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道贺的电话纷至沓来……
接完好几个电话之后,老妈秦岚好不容易把电话打通。
秦岚的语气有些兴奋,“你跟谁打电话呢?怎么一直打不进来?”
“朋友!”
“听你丈母娘说,你又升官了吗?”
唐烨笑着说,“岗位调整,行政级别没变。”
秦岚道,“你就别谦虚了。你爸现在是常务副院长,和普通院长还是有区别的。”
唐烨哑然失笑,“妈,你真聪明。”
秦岚得意道,“你啊,三十岁不到,就比你爸强了。”
唐烨纠正道,“我爸业务能。。。。。。
唐烨的“科技下沉行动”在经历了一场风波之后,非但没有削弱其影响力,反而因他坦然面对质疑、主动接受调查的态度赢得了更多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中央高层对他的处理方式表示认可,并将此次事件视为对干部监督机制的一次有效检验。
然而,正当唐烨准备进一步推进政策落实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乱了他的计划。西南某省遭遇罕见暴雨,引发严重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多个县市交通中断、通讯瘫痪,数十万群众受灾,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中央紧急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救灾工作。唐烨作为国家科技政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被临时调任为“灾后重建科技支持专项组”组长,负责统筹科技资源支援灾区重建。
接到任务后,唐烨第一时间召集战略研究小组成员开会,制定应急方案。他要求科技部、农业部、住建部等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专家组,深入灾区一线,评估科技设施受损情况,并提出快速恢复方案。
“这次的任务不仅仅是救灾。”唐烨在会上强调,“我们要把科技的力量带进灾区,在最困难的地方展现科技创新的实际价值。”
林婉清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整理好随行资料,准备一同前往灾区。
抵达灾区后,眼前的景象让唐烨心头一紧。原本绿意盎然的山林被泥石流冲刷得满目疮痍,村庄房屋倒塌严重,农田被掩埋,道路断裂,电力系统全面瘫痪。更令人揪心的是,由于通信中断,许多被困群众无法及时获救,救援力量难以精准调配。
唐烨立刻组织技术团队搭建临时通信基站,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扫描,绘制出灾区实时地图,并通过卫星传输到指挥部。同时,他协调高校科研机构,紧急调拨一批便携式净水设备、太阳能发电装置和智能监测仪器,帮助灾区恢复基本生活保障。
“我们必须确保每一项科技成果都能真正服务于人民。”他在现场指挥中心对团队说,“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死攸关的现实。”
几天后,随着通信逐步恢复,唐烨带领团队走访多个安置点,了解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他发现,除了物资短缺外,心理创伤、儿童教育缺失、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同样严峻。于是,他向中央建议,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引入“科技+人文”综合援助模式,结合远程教育、心理干预、移动医疗等手段,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灾后服务体系。
这一提议迅速获得批准。唐烨亲自联系多家科技企业,争取技术支持;同时协调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重建。在他的努力下,短短两周内,灾区就建立起一支由科技专家、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联合服务队,深入每一个安置点提供全方位援助。
一位年迈的村民拉着唐烨的手,老泪纵横:“孩子,你们来了,我们就有了希望。”
唐烨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背,声音温和却坚定:“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直到你们重新站起来。”
这场灾难不仅考验了政府的应急能力,也让唐烨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担当与执行力。他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外界的质疑,也赢得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灾后重建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封来自灾区的感谢信送到了唐烨手中。信中写道:
“尊敬的唐主任: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失去了家园,但您和您的团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是你们用科技为我们点亮了生命的光,是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
谢谢您,愿您一路高升,继续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唐烨读完信,久久无言。他深知,这份荣誉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但他也明白,正是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才让这些成果得以实现。
回到北京后,唐烨并未停下脚步。他开始着手起草一份《关于加强科技在应急管理中应用的建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智慧应急响应平台”,整合气象、地质、水利、交通等数据资源,提升灾害预警与应对效率。
“科技不能只在和平时期发挥作用。”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它更应该成为我们抵御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器。”
这份建议很快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不久后,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国家级“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并任命唐烨为项目总负责人。
与此同时,党内新一轮人事调整也在悄然进行。有传言称,唐烨有望进入更高层决策机构,成为新一代青年干部中的佼佼者。面对媒体追问,他始终保持低调,只说了一句:“我只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只想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林婉清听后笑了笑:“你总是这样,明明已经站在聚光灯下,还说自己是普通人。”
唐烨望向窗外,阳光洒落在窗台上,映照着他沉稳而坚毅的脸庞:“因为我知道,权力不是荣耀,而是责任。我愿意承担这份责任,直到我走不动为止。”
夜幕降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唐烨坐在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真正的高升,不是职位的变化,而是初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