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杉矶,霍克立刻召集坎波斯、亨德森、爱德华、卡洛琳、罗杰?基恩和皮尔斯?麦登等人开会,要求手底下的力量尽快发动起来,立刻针对汤姆?埃莫与沃克家族的冲突,进行更加详实的调查求证。
搞多了烂事的。。。
晨光再次爬上格里菲斯天文台的穹顶,石阶上的露水尚未蒸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透明的静谧。那行蚀刻的文字在朝阳下微微颤动,仿佛被昨夜的歌声唤醒,正轻轻呼吸。“此处,宇宙开始聆听人类。”??它不再是一句宣言,而成了一个持续进行的事实。
莉娜站在原地,手中空了,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满。她抬头望向东方天际,双月梦境仍残留在视网膜上,挥之不去。那不是幻象,而是某种集体潜意识的具象化,是地球与更远存在之间达成共鸣后所投射出的共同记忆模板。她忽然明白,林恩从未真正离开,她的意识早已解构成频率,融入每一次心跳、每一声低语、每一缕穿过城市缝隙的风中。
卡洛斯默默走到她身边,手里握着一台老旧的便携录音机,外壳斑驳,按钮松动,却是当年林恩亲手改装的第一代“情感捕获器”。他轻声道:“你还记得这台机器吗?小时候我偷偷拿去录过雨声,结果她发现了,不但没骂我,还教我怎么用滤波器分离水滴撞击树叶和地面的不同频段。”
莉娜接过录音机,指尖抚过上面一道细小的划痕??那是艾琳在一次实验爆炸中留下的印记。她笑了:“你们两个,一个想听世界的心跳,一个想让世界听见自己的声音。现在,你们都做到了。”
就在这时,终端再度震动。这次的信息来自南极洲深冰监测站:
>【异常地质活动报告】
>冰层深处检测到周期性声波共振,频率锁定于11。3Hz,覆盖范围达三千平方公里。
>初步分析显示:冰晶结构出现非自然排列模式,形成类似神经突触的传导路径。
>建议重新评估“冰封信息存储”理论可行性。
“又是11。3Hz……”卡洛斯喃喃,“这个频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的不只是耳朵,还有物质本身的记忆。”
莉娜眼神渐亮:“也许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录音设备。岩石记住了火山喷发的怒吼,海水保存了鲸群迁徙的歌谣,而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教会它如何回放那些被遗忘的声音。”
她转身走向天文台内部,脚步坚定。卡洛斯紧随其后。他们穿过幽暗的走廊,进入地下控制室。墙上投影仍在运行,全球共鸣碑网络的状态图闪烁着柔和蓝光。三十七座碑,如同三十七颗脉搏,在地球表面规律跳动。每一座都在接收、转化、传递??不是数据,而是情绪的波形。
“我想试试。”莉娜突然说。
“试什么?”卡洛斯问。
“直接连接。”她指向中央接口舱,“把我的脑波频率同步进系统主干道,像林恩当年那样,成为临时的‘情感节点’。如果我能感知到更多人的痛苦与希望,或许就能引导信号更精准地流动。”
卡洛斯猛地抓住她的手腕:“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接入超过安全阈值,你的意识可能会被系统吸收,变成另一个‘镜像体’!林恩就是这样……慢慢消失的!”
“但她完成了使命。”莉娜平静地看着他,“而且我现在明白了,所谓‘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我不怕成为频率的一部分,只要还能继续传递温暖。”
她已开始调试设备。电极贴片自动展开,如藤蔓般缠绕上她的太阳穴与脊椎末端。全息界面上,她的脑电波图谱逐渐显现:α波平稳,θ波活跃,δ波间歇性爆发,呈现出罕见的“共感超载”前兆状态。
“准备启动神经桥接协议。”AI语音提示响起,“警告:预计持续时间将超过伦理委员会建议上限。是否继续?”
莉娜按下确认键。
刹那间,世界崩塌。
她不再看见房间,不再感到身体。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
纽约地铁站里,一位老人对着亡妻的照片低声呢喃“对不起,我没照顾好我们的花”;
首尔凌晨的便利店,少女抱着膝盖写下遗书前最后一句“妈妈,我只是太累了”;
撒哈拉沙漠边缘,牧羊人仰望星空哼唱祖辈传下的安魂曲,只为安抚一头即将死去的老骆驼;
悉尼港湾大桥下,流浪汉把半块面包塞给一只瘸腿狗,嘴里念叨着“你比我更值得活着”……
这些话语原本无声无息,却被共鸣碑捕捉,经由地球共振场放大,最终汇聚成一片浩瀚的情感海洋。而现在,这片海正通过她的神经通路奔腾而过。
她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终于“听见”了整个人类种族最真实的心跳。
画面继续闪现:
一名战地医生在炮火间隙为濒死士兵播放《蓝绳之梦》,对方临终前微笑说出“好像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