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 2330(第14页)

2330(第14页)

【而那批军士中也可谓是人才辈出,在之后征伐之中,这批军士们可谓是大唐铁骑踏碎整个亚欧大陆的中流砥柱。】

【看安乐大帝之前的经历我只觉得她对百姓有着超出那个时代的爱护之心,但是看了这一段历史后我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穿越人士,提前预知了历史!】

李云乐顿时背后一凉,好家伙,你特么还真的真相了。

万一武皇真听进去怀疑起来,她要怎么解释啊?!

第26章真正收拢士兵的方式、王朝周期定律

不过事实上证明李云乐的担心得有些多余了,“穿越”这个词对于武皇还是太过陌生了。

更何况武皇本质并不信所谓的神佛,所以她根本不信预知未来这种事。

李云乐若是能预知的话,会预料到天幕出现吗?

更何况听了那般久的天幕,她也已经了解到天幕中那个女声性格很是活泼,喜欢开一些促狭的玩笑,想来那女声又是在打趣她所谓的“偶像”安乐大帝。

武皇并未多想,但还是下意识朝着李云乐望去,却看到了此时李云乐竟是一脸的心虚。

她这是怎么了?

这一刻武皇是真的认真思索了起来,难不成李云乐是在担心自己会追究她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收买军士和禁军?

虽然这的确是大罪,但是考虑到她之前已经犯下的那些罪,自己若真想处罚她,她怕是有九个头都不够她砍的。

依照李云乐的聪慧程度,她怕是应该也看出来了自己并不想动她吧。

所以她为什么心虚?难不成那天幕真说中了什么?

李云乐不知道她的心虚反倒是出卖了自己,但幸运的是这个时候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武皇的思绪。

【当然我们都知道预知未来、穿越什么的是不可能的,这只是后世我们这些史同粉对于安乐大帝的功绩实在是难以理解时的感叹。】

【回到正题哈,其实仅凭借一些小恩小惠般的帮助,安乐大帝最多只能短期收买一些底层军人。】

【毕竟李隆基也不是傻子,他去接近禁军们也不可能不出点血吧?!更何况陈玄礼、葛福顺等人其实是世家出身,谈不上缺钱,自然也不可能一点小恩小惠就去给别人卖命。可为什么他们和他们手下的军官们依旧对安乐大帝死心塌地呢?】

【当然是因为安乐大帝看到了那时大唐军队的最根本问题,并且愿意从根本上去解决战士们的困境,那就是大唐军队的根基府兵制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已经濒临崩溃!】

武皇心头猛地一跳,一些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的困惑在这时清晰了起来。

当政后她便发现帝国军队的战斗力不说与唐初比,甚至一年比一年差。

虽然在她当皇后时,军队还能靠着李绩、苏定方这样的将星攻城掠地,但付出的代价却比之唐初要多得多。

等这些将帅都去世后,帝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便频繁打败仗。

到了她登基称帝后,形势更是严峻。

除了皇位继承外,战事不利可谓让她第二忧愁烦心之事。

武皇自然发现了应当是军队制度出现了问题,也尝试着解决问题。

比如她开始尝试募兵制,然而除了陡升许多倍的军费,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成效,还进一步导致朝廷财政吃紧,只能增加百姓赋税,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刻武皇再也没心情思考李云乐为何会心虚,只想从天幕中知道解决办法。

【大家都知道府兵制和均田制都是北魏冯太后当政时的创举,这两项政策可谓是影响深远,不仅增加当时北魏国力,还在之后数百年被后世朝代所沿用。】

【府兵制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作,朝廷给府兵分地、减免税赋等优待,府兵则有战时去军队服役,同时还需要自备武器、铠甲和战马等等。】

【唐初的府兵不是底层百姓,反倒是算得上小地主,身强体壮,也有多余的钱财去购买精良的装备,自然战斗力惊人。】

【府兵们如果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朝廷还将给予土地等等奖励。咳咳,当然也有部分军队会在那时通过在战场上抢掠一番发上一笔战争财,毕竟那时的军队跟土匪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这里先不展开了说了,反正安乐大帝登基后便彻底整治了军队习气。】

【所以说府兵制不仅降低朝廷发动了战争的成本,也提高了战士们的积极性。】

【一直到唐初这套政策都运行得很好,百姓更是踊跃参军,以成为府兵为荣,百姓们也十分尊崇军人。】

【然而还是之前说到均田制时的那个问题,随着人口增多,土地被世家贵族们大量兼并,朝廷再没有土地分给普通百姓,自然也没有多余的土地分给府兵了。】

【原本家境殷实的府兵们一下子沦为了底层贫民,也再没有钱购置精良装备,战斗力锐减。】

【再加上高宗后期、武皇将星凋敝,朝廷频繁打败仗,战士们想通过战争胜利发财也不再可能。】

【如果辛辛苦苦服役那么多年,结果什么奖赏都拿不到,应该没有几个人愿意继续为爱发电吧,哪怕部分战士一时间能够靠着唐初时军队的自豪感坚持一阵,但是很快也会败给现实。】

【之前也说过均田制的崩溃也会导致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大降低,所以不仅原本朝廷该给战士的奖励不仅没有了,甚至战士一旦战亡或者在战场上残疾什么的,原本规定的抚恤金自然也被减少甚至直接没有了。这种情况下还有战士去拼命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