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们听着世家列出的这一条条驳斥从前打压他们话术的理由,不由嘴角一抽。
好家伙,感情世家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以前说的那些大道理都是为了打压他们,这找到的驳斥理由简直比他们自己想还要齐全。
这一刻,就连从前被规训至深的女子们也不由心生疑惑。
从前他们将父兄、夫子讲的那些大道理,儒家经典上那些对女子的训诫,通通奉为圭臬,可现在他们从前那般相信的人竟然顷刻转换了态度。
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甚至父兄、夫子他们又真的信那些道理吗?
还是不管是从前还是天幕中的未来,他们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一刻那些女子们只觉得自己的信仰逐渐崩塌,原来从前的他们只是被男子们利用罢了。
武皇对于那些驳斥理由并不敢兴趣,毕竟那些道理也不是什么新鲜话术。
甚至理由是对是错也不重要,只要世家们成心想要造势,死的也能给说成活的,重要的其实是世家的态度。
看来他们是真恨寒门,以至于给自家女郎站台时都这般拼命。
武皇在心中轻叹,看来大多数时候相较于性别,阶层的矛盾才要更大啊!
这一瞬间武皇突然间明白李云乐的用意,她之前还觉得李云乐的科举改革有些激进,改革得太多动了太多的人的利益,恐怕会难以推行。
但现在来看,这反倒是混乱中达成了另一种微妙的平衡了。
若只先提一项改革,那反倒会集火被人攻讦。
大家都互相攻讦,那就是没有攻讦。
【一条条驳斥完后寒门的主张后,世家便开始细数寒门的罪状,总计给他们列了七大罪状。】
【第一呢就是他们违背圣人立学初衷,践踏“有教无类”,实乃为自己私力曲解圣人所言。】
【第二则是骂他们动摇“阴阳平衡之道”,男女都为世界组成本源,阴阳互补才是道理,而他们却只想抬高“阳”,打击“阴”,动摇世界平衡,长此以往必定生出大乱。】
【第三是不孝,他们皆有由母亲生育、养大,却看不起母亲,实乃不孝。】
【第四是不悌,他们大多都有姐妹,结果不仅不爱护姐妹,反倒阻碍他们进步,打压姐妹,实乃不悌。】
【第五则是不忠,大唐正是广纳人才的时候,圣上更是求贤若渴,所以才决定开展科举改革,决定不管出身、性别,唯才是举,结果他们却阻碍了圣上搜罗全天下人才的宏远,自然是不忠。】
【第六则是叛国,不准女子参加科举,那就让一半的国民无法为国家出力,这就是阻碍国家发展,壮大异族,这跟叛国有什么差别?】
【第七则是恩将仇报,安乐公主对他们算得上有知遇之恩,结果他们为了抢占科举名额,竟然公然反对安乐公主的改革政策。】
这七条“罪状”一出,众人的脸色都很是精彩。
有人面色难看至极,有人则放声大笑起来。
*
茶楼中,哪怕是之前最淡定的人也都面色难看至极。
他们其实早就做好了会被世家攻击的准备,但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被攻击成了“不忠不义不孝不悌”之徒!而这在那时可都是大罪中的大罪啊!
沉默半晌后,很快便有士子喊冤,“虽然在下定然不会去反对安乐大帝的,但天幕中那些士子只是反对女子科举罢了,这怎么就能上升到这种高度?世家也太会扯大旗了!”
这话一出顿时惊醒了其他士子,顿时无数人开始附和。
“对对对,世家真是无耻,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怎么就到这种程度了!”
“诚然女子中的确可能出现武皇和安乐郡主这样才情卓绝之人,但他们也只是少数啊!不让女子参加科举虽的确可能少了一些人才,但却有助于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啊!”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规矩,若是丈夫妻子都想着往外跑,谁照顾家庭呢?”
……
就在群情激奋之时,茶楼的老板娘声音却是突兀的响了起来。
“女子人才少?除了世家皇族不差钱外,俺们女子有几个能接受你们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全家都在耗空家财供养你们?你们难道家中没有姊妹吗,若是他们也能跟你们一样读书,他们真的会不如你们吗?”
“还什么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不说俺这种本来就没了丈夫,只能自己赚钱的。俺寻思着这满大街都是做生意、做绣活补贴家用的女子,有几个男的真能将家外一把抓,不用女子操心家外的?”
“对了,你们几个人真的赚到钱养家呢?像你们这种书生俺可是太清楚了,多半都是靠着全家供养你们求学来参加科举的吧?所以现在要么是你们的父母在供养你们,要么就是你妻子在拼尽全力供养你们,这就是你们说的男主外女主内?”
“还有你们被这么攻击一小下就受不了了,从前加在女子身上的那些骂名不是一样吗?都是莫名其妙扯大旗,怎么扯到自己就受不了了?”
老板娘这话说得十分直白,很是不留情面,只将士子们说得那是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