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贤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很好理解,但对那时的人来讲却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原因就要说到嫡长子继承制度能够维持当时家族继承的稳定,防止因为内斗导致家族资源分散。】
【因此这个“立贤”一被提出来后便遭到了许多朝臣的进谏,理由嘛自然就是那些破坏稳定云云。】
【不过呢,安乐大帝只用一句话便终结了他们的进谏,她反问朝臣们,“这几百年来有几个嫡长子继承了皇位?皇子们有几个会因为已经立了嫡长子为太子就放弃争夺皇位?还是你们觉得当初的太宗陛下就应该束手就擒,老老实实看着太子李建成登基,然后秦王府被一锅端了?”】
【这话顿时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不管他们心中认不认可,他们都不可能直接否认啊,毕竟否认的话不就相当于否认太宗了?不说太宗是当时多少朝臣的白月光,那时的安乐大帝也是太宗一脉的后人呢!】
【而且安乐大帝的反问也的确很有道理,哪怕名义上依旧认可嫡长子继承制,但实际上嘛当时的皇位继承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段话一出,通天殿内几乎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奇怪。
仔细一看便能发现,他们那是想笑不敢笑憋得表情都扭曲了。
武皇也不由得捏了捏眉心,然后叹了口气。
虽然不想承认,但天幕说得的确也是事实。如今的皇位继承本就混乱无比,似乎再混乱一点也无伤大雅。
罢了罢了,反正她不管是杀起李唐宗室还是武家人都从来不手软,又何必去担忧未来那些她根本不认识的人呢?
若是真能选出“贤”来,对天下倒也是好事一桩了。
……
【大部分聪明的朝臣当即也不再纠结了,当然主要是纠结也没用。至于还有少部分老古板坚持,也无伤大雅,反正安乐大帝也不是第一次不搭理他们的意见了。】
【很快她便公布了她选“贤”的标准,她规定参与竞争的皇室成员必须深入基层历练,最后按照他们的政绩决定皇位交给谁。】
【而且安乐大帝还将他们的政绩具体量化,分为民众收入增长、社会公共服务效率、环境治理、当地基层官员工作效率等等。简而言之就是你得证明自己能让百姓过得更好,才能接下帝国的担子。】
第77章遗旨:当社会不再需要皇帝时,请毫不犹豫地抛弃它
听到天幕的介绍,李云乐可谓是神清气爽,她能说她早就受不了封建时期那些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手段吗?
特别是那所谓的九子夺嫡,真是不知道在争些啥。
皇子们每天不想着怎么为百姓谋福祉,扩张领土,提高gdp,只想着拉拢大臣,在皇帝面前做出一副对皇位人淡如菊的样子。
这样选出的人怎么可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当个好皇帝?华夏古代可是出了不少政斗内行,治国外行的当权者了。
要她说就应该不管是皇帝继承人还是大臣们都应当设置一个政绩考核表,选取最优者。
武皇也是心头一动,虽然这个挑选继承人的方式闻所未闻,但仔细想想,她却又觉得这么选择继承人又的确有道理。
毕竟评判一个皇帝的好坏不就是看这几个指标吗?李云乐只是将其更加具体标准化,然后以此为标准选出合适的皇位继承者。
至于此刻的朝臣们也难得地没有生出反对之心,毕竟他们已经被安排上了政绩打分,也很想让别人尝尝这种滋味。
特别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虽说并不是他们期盼已久的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让皇位候选人有此一遭也是不错的。
况且他们大部分朝臣内心都是渴望迎来一位圣主的,这般选拔出来的新皇帝总不会太差。
不过若是皇子皇女都去基层,那安全怎么办?
要知道皇室之所以出行麻烦,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
若是皇子皇女们都去基层,那安全可怎么办?
就在他们在心中思索之时,天幕也仿佛有预知一般恰好提到了这点。
【这个继承人选取当时提出来后,可能是因为朝臣们已经老实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也的确认可这样的选举措施,所以几乎没有人反对。】
【但很快便有人想到这么做的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未来皇子皇女们的安全该如何保证。】
【对此安乐大帝却并不那么忧愁,她回答说,“既然让他们去基层,自然是要隐瞒他们的身份,如此一来也能避开大部分危险。毕竟也没有多少人无聊到去刺杀一个底层官员。”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朝廷会为他们配备数十个乔装打扮的暗卫们保护他们。同时这些皇女皇子们也需要从小学习功夫和一些粗浅的医术,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方便他们以后万一想要上战场。”
“做完这一切后,朕相信他们的安全大概率没有生命危险。当然人有旦夕祸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但如果他就是该死,那么他大概率不管在哪都得死。最终能够登上皇位的人都是有一些运气在身的,如果那人在上位之前因为意外而死,也就证明他没有成为皇帝的运势,也不必可惜。”】
【安乐大帝都如此说了,朝臣们自然也没必要说什么。况且当时的李唐皇室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都挺能生的,从来没有某些王朝到了末年之时人丁凋敝的现象,宗室里挑一挑总是不缺继承人的。】
【之后两百多年里的发展也一如他们所料那般,虽然这项选择储君的方式的确有一些小意外,比如政绩突出的候选人意外死亡什么的,但是因为当时的唐从不缺皇亲宗室,所以皇位都安然过度了。】
【而且这种方式选出来的皇帝虽不敢说各个都是华夏前列的顶级帝王,但至少能保证他们能力的下限,那什么晋朝的傻子皇帝什么的绝不可能发生。也因此唐朝帝王的平均水准应当算是整个封建时代王朝最高的,以至于到了唐王朝末年之时还有那么多的保皇党,不少人都赞成继续保留李家皇室君主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