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云南布政司下辖的底马撒宣慰司,清朝在编纂明史的时候,把他放在了蒲甘的东南角,那纯粹就是扯淡。
后来英国人在阿三家里,把底马撒宣慰司给找了出来,其位置就在现今阿三家的东北部地区,也就是阿萨姆周边那一大圈,包括孟加拉国一部分,还有蒲甘北部的一部分。
底马撒宣慰司的牌子都被找了出来,鎏金的,上面写着,“永乐五年皇帝圣旨”、“合当差发不信者斩”,——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差交税,不给就杀。
瞅瞅,永乐大帝,还有大明,当年就是如此的霸气侧漏!
所以说,“高志凯线”,或许也不是没有道理呢。
什么,你没听说过“高志凯线”?那么麦克马洪线,你总听说过吧?
麦克马洪,不是在地图上随手一划,也不跟花家说一声,就自作主张把花家的一些地盘,给划到了阿三家里去嘛。
巧了,花家的高志凯先生(活的,活的,现在还活跃着呢),也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提出了一个极具可行性的建议。
那就是,花家和阿三,双方以恒河为界河,恒河以北归花家,恒河以南归阿三。
这条“高志凯线”还不是向麦克马洪线那样的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扎扎实实的历史依据的。
比如,底马撒宣慰司的存在,这不就是最好的“自古以来”嘛!
别慌,证据这还没完,大明朝曾经在茶地港,设立了“海关”收税。
而所谓的茶地港,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吉大港,也是孟加拉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
牛吧,花家的“海关”设在印度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同样的,要不是当地真有文物出土,这个谁会想到呢?当年的资料,早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被清朝给刻意抹去了所有的痕迹,……
如果沿着恒河划线,那么孟加拉的这个吉大港,恰巧就在“高志凯线”的我方一侧,不知道,这算不算又是一个,“自古以来”的铁证呢?
说不定哪一天,在恒河附近还会挖出来,这么一块碑刻呢:
“是岁,恒河大旱,一铁牛露出,上刻民谣,曰:恒水汤汤,南阴北阳,北属炎黄,南归梵邦,恒水汤汤,可鱼可桑,春种一粟,秋收满仓,恒水汤汤,绘我西疆,饮马两岸,歌我华章,……”
要是大家觉得,阿三和中亚,离花家还是太近的话,那咱就再往远里说。
土耳鸡的安格鲁城,发现了大明的巡检所、和兵器修理所的遗址,厉害吧,大明都跑到土耳鸡市设立派出所了。
还有,据说,只是据说啊,奴儿干都司都把卫所,设到阿拉斯加去了,这个倒是还没有发掘到遗迹,只是据说有这回事,咱也不知道真假,……
所以说,有人一直在质疑说,明朝的地图一定是被篡改过的,只不过后来被清朝毁灭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要不是一些文物的出土,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
幸亏随着一些文物的出现,才让很多人都知道了,原来大明的国土竟然深入中亚,原来大明的海关竟然在孟加拉国,原来巨港竟然是大明的本土,……
对了,再多说一句,大明朝的时候,花家就已经有了“后装连发”的燧发枪,而且还是“一次性定装五枚黄铜弹头”、且能做到“连发”的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