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郡守府前。
两人和中年剑客告别。
转身后,嬴政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愤怒起来:“你说,如今他们敢为了这种事忽视五国百姓,未来会不会忽视秦人自己?”
“你是说,这种保护性律法形同虚设的时候?”
“对。”
“那你不用想了,因为这不是疑问句,这是肯定句。”
“……”
我真是感谢你的安慰啊……
嬴政冷哼一声。
明明今天是年节应该开开心心的,可出来一趟不仅惆怅了,还多得知了一件气事。
“话说,刚才那人是不是很厉害啊?他那手上的茧都老厚了,我上一个看到的这种人,还是所有兵器都精通的蒙武呢。”
“嗯,他应该就是齐王建的那个剑术师傅,我们运气不错。”
“政哥你运气一直挺好的。”
“比如?”
“比如你遇见了我。”
“……”
嬴政深呼吸了两下,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
“回去吧。”
“不看了?”
“累了。”
“哦。”
……
一个年节过完,秦王十二年的日子就显得很平淡了。
五国中除了燕国努力开拓东北地区、燕王一个劲的想青史留名外,其他四国完全摆烂。
或许,他们除了摆烂也毫无办法。
而秦国依旧在埋头发展,只是分出了一部分重心在西南夷地区和楚国南部,试图在秦国统治力到达那里之前就先建立起一些产业和秩序。
至于年节那天两人知道的问题,他们在了解过后发现暂时无解,最多治标不治本。
“寡人不可能强行逼迫每一个官吏为他们眼中的外国人尽心尽责,况且只是少部分人。”嬴政说起这件事,情绪有些低沉。
更为关键的事,吏治本身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秦国既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来监督,又没有那个精力来管这些小事——虽然这对于那些受害者来说不公,可放眼整个天下,他们的不公极其渺小。
首先,能被秦国商行招揽为长期工的,不说是家里有一定底气的小富之家,至少也是个会认一些字的读书人。
他们本身就比底层百姓要好上许多,至少不用担心存粮或者哪天饿死。
而这些人如果真想上进,直接就去秦国考官考吏了——哪怕如今商业繁荣,却也只是相对的,从商与做官压根没有可比性;所以能被招揽的,都是一些自知无望或者人到中年不想再折腾的五国底层落魄读书人。
这些人在官吏阶层看来,只是底层老百姓。
可在真正的底层老百姓看来,他们又不是什么同类。
这就造成了百姓只是看个乐子,秦国官吏们不上心,五国官吏又看不起他们,于是商人们针对他们起来也毫无心理负担。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不够多、问题不够大?”李缘说:“就算现在制止了针对他们的事,等以后大秦统一了华夏我们面对其他异族和国家,那些人里也会有如他们一样的少数群体,也可能遭遇相似的不公?”
嬴政很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秦国的舆论战覆盖了所有底层百姓,拉拢了许多在五国不受待见的文人和商人,但却终究有这么一批被忽视了的人。
这一刻,他开始羡慕起那个剥皮实草的明太祖来——他那时有足够的文人,商人地位虽低但也不至于和现在一样,他大可以跳出一些人出来宰了,再收割一波民心。
可惜羡慕终究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