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韩非去了国师府后,他却一脸沉思的走了出来。
“法律是一张网,只能规定人们的行事下限,但道德不能真的低到那个程度。”
“法律没有写明,就可以干了?就可以免除刑罚了?那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法律还不够完善、暂时没有到那些方面?这能表示那行为是正确的吗?”
“不强制要求人们有多高的道德,但也绝不允许人们的道德真的只在律法水平线附近。”
“法律应该是惩罚坏人的,而不是保护坏人的。”
“眼下百姓群情激奋,那些罪犯不得不死;律法不能违背人们心中最朴素的道德,规矩不能凌驾于公平之上。”
“如果你认为你的法,比那些死去的佃农、比被那些官员破坏的公平、比秦国法治的未来还重要,那你大可以去做。”
“只要你能说服十个百姓,本国师就取消那条律法。”
现在。
看着周围百姓们的热情,韩非知道,他输了。
他坚持的律法,输给了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那是对贪官污吏、对漠视人命的官员们的仇视。
以前,这种仇视毫无作用。
但现在,秦国有一个愿意为他们出头的王和国师。
那条法律未来肯定会多出许多限制,以免被有心人利用;但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的它直接成为了所有官员头上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刀。
至于触发条件是什么……
韩非看向周围的百姓,不由得感慨这些秦国百姓之幸运,居然能同时遇到大王和国师这两个人。
刑台之上,十几个曾经的高官面如死灰。
每个人都被捆在中间有隔断的木板台之上,身旁则是膀大腰圆的大汉,扛着大刀面无表情的等着行刑的命令。
监斩的,则是一个身形瘦弱的男人。
他就是一个刚从三川郡被接来佃农,是那一批佃农中最凄惨的。
冬天时,他老父亲因干活慢了点被贵族家的一个仆人打死;他气不过,想直接跟那个仆从同归于尽。
但对方直接向主人诬告是他蓄意挑事,而那个权贵子弟也不在乎真相如何,只是为自己的心腹狗腿子整死一个佃农而已,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可能是怕他去官府闹事,又或者是担心名声会有问题,对方直接将他绑进了家族控制的商行工厂里,还特意让管事者多加“虐待”他。
他的妻子和孩子本想逃离,但却被那个贵族子弟也给送进了工厂,甚至活生生累死在他面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本以为此生灰暗至此,再无翻身可能,但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秦军打开了他那个厂房的门。
人群中,有人将他的故事传播开来。
于是百姓的愤怒彻底被调动了起来,许多叫骂声传出,让在场的官员一阵皱眉。
人都快死了,还骂得这么难听,就一点体面都不给吗?
事实证明,还真的不给。
或许是这些叫骂声给了其他更多的百姓勇气,一开始只有少数人才叫骂,到后来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