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辛苦。”周至几人都站起来相送。
等到李玉堂和刘美娥都走了,吴仁中才松了口气:“都没吃饱吧?要不我们去街边撸串去?”
“我吃饱了的。”麦小苗老实回答。
沙马日聪笑了:“小苗你是不是跟谁都不紧张的?”
“也没有啦。”麦小苗看了周至一眼:“我见周至爸爸妈妈就挺紧张的,尤其是阿姨。”
“现在也好了吧?”周至笑道:“你们现在不是还经常视频聊天吗?”
"
“要不我们去红蜻蜓唱歌吧,那儿门外头就有烧烤摊。”沙马说道:“我可是真没吃饱。”
于是大家又继续转战到卫校门外的卡拉OK去唱歌,顺便撸串。
第二天吴仁中和沙马要上班,周至便带着麦小苗,叫了个三轮坐着逛西昌城。
西昌城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好逛的,除了河边的结盟雕像外,就剩下一片被城墙围起来的老城。
不过两人来西昌基本都是路过,直到现在要离开了,才算是真正地在城里好好逛逛。
周至和麦小苗在大通门从三轮车上下来,开始逛起这片安静的老城来。
西昌自古便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明代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指挥司,从洪武二十年开始造城。
这个城一开始是土城,后来又过了四十年,开始在土城外包裹砖石。
古城的遗址其实很小,刚刚修造的时候是差不多正方形,四墙各为一公里出头,后来由于河水改道,洪灾频发,还将城东南角给冲成了弧形,让建昌古城面积变得更小了,形状看起来也差不多变成了另一个折扇的样子。
不过城墙是以条石垫底再砌以青砖。城墙底部最厚处达二十米,高十一米,所以修建得比较扎实,除了西边的宁远门被毁以外,剩下三个城门居然还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但是整个老城也经历了民国,新中国近百年的大修,早已经面目全非了,除了除了部分城墙,城门,以及城西的石塔街一带还有些残留的老石板街道和古建筑,以及一些小石阶巷,水井以外,根本看不出任何一点老城的痕迹
了。
不过在大通门的城门条石上,周至找到了一个楷书的石刻年款,上面写得清楚明白:“洪武贰拾年四月吉日立。”
而在周围的城墙上,周至和麦小苗也发现了不少的“纪年砖”,上面标注着万历、大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年号。
虽然说所剩的遗迹也就这么点儿了,但残留的东西也骄傲地诉说着老城的历史的确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