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冷哼:“早改用分子震荡热流了。”
“那你们还会教弟子钻木取火吗?”
“自然不会!那是原始手段!”
“可它曾经是‘正统’。”老师直视对方,“你们放弃了它,并非因为它错了,而是发现了更好的方法。既然如此,为何不允许我们也寻找新的路径?”
使者语塞。
这时,小女孩走出人群,举起手中的《觉察录》:“我们不是要推翻谁,只是想证明??修行不该是特权。就像你们不用钻木取火,也不该强迫别人必须这么烧饭。”
围观者越来越多。
有人来自贫瘠小界,终生未见灵脉;有人出身罪族,被剥夺修行资格;更有许多年迈散修,资质耗尽,早已绝望。此刻听着这番话,眼中竟重新燃起微光。
使者最终沉默离去。
但风波并未结束。
数日后,星海传来警讯:三十六个世界同步发生“认知反噬事件”??大量修行者在尝试《觉察录》方法后,识海崩溃,陷入痴呆。调查发现,这些人均曾长期服用“启灵丹”,导致神经系统高度依赖外部刺激,一旦转入内观模式,便无法承受自我意识的冲击。
舆论哗然。
旧派势力趁机发难:“看吧!盲目简化只会害人!修行需循序渐进,岂容儿戏!”
质疑声四起。
小女孩压力如山。
深夜,她独自来到无名碑前,跪坐良久。
月光洒落,碑文清晰可见:
>**火,不焚物,唯改其相。**
>**凡规则,皆可问。**
>**简化之路,始于一问。**
她低声问:“我错了吗?”
风不起,叶不动。
片刻后,碑面微光一闪,浮现一行新字:
>**真诚之问,永不为错。问题是,你是否听见了所有的声音?**
她怔住。
翌日清晨,她召集所有参与者,宣布暂停推广《觉察录》,转而成立“适应性研究组”,专门收集不同体质、经历、背景者的反馈数据。她亲自带队走访三十六个受灾世界,逐一探访受害修行者,记录他们的用药史、修行路径、心理状态。
半年后,第二版《觉察录?适配篇》发布。
新增三大原则:
1。初学者须先完成“脱药评估”;
2。高风险群体应配备引导师;
3。每周不得超过两次深度冥想。
同时附赠一套简易检测工具:一根铜针、一瓶显色液、一张反应纸,可用于判断神经系统对外界依赖程度。
新版一经推出,再无事故。
反而催生出一种新型职业??“删定辅引师”,专为普通人定制个性化修行路径。他们不授功法,只帮人发现问题、建立觉察、制定计划。
十年过去,诸天格局悄然巨变。
传统大宗门不再垄断知识输出,反而纷纷设立“简化研究院”;朝廷律法全面推行“最小必要原则”,政务效率提升十倍;就连一向封闭的仙庭,也开始公开核心阵图的简化版本,供万界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