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卢之,可以说根本无意参战,一来他连晋阳都久攻不下,自顾不暇,二来粮草匮乏,实在无力再战。
可惜远在凉州的吕超对此毫不知情。
虽然吕超也知道平州刘成的一顿瞎操作,但是在吕超的意识中,并州还是有兵,有粮的,如此之下,集结起来,发动战争,还是没有问题的。
实则现在的并州内部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拓跋部在并州,虽然声势浩大,但是资源匮乏,维持百姓们生计还尚可,但若发动战争,很容易出现,被封锁断粮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这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他维持整个并州没有全面沦陷已经实属不易了。
毕竟现在的李民和王道之,已经撤出并州了,现在整个并州,可以说,都是他拓跋卢之一人在坚守。
本来李民和王道之在,并州还能坚持坚持,面对齐万敌,力羯朱宏,尚可一战,而不惧。
但是李民和王道之都撤出并州了,只靠他一个人,那是很难的了。
至于为什么段豪让李民和王道之撤出并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段豪,不是很好并州能守住了。
如今的并州,大量的资源是在杨元木的手中,而杨元木这家伙,守着庞大的资源,关起门起来,自己当老大,对于拓跋部,那是不管不顾……
毕竟拓跋卢之几次书信,希望他能给予粮食,但是都被杨元木拒绝了。
本来杨豹来到并州后,是想把杨元木给解决掉的,但是因为各种情况,最终还是没有管杨元木。
至于杨元木,此人就是个小人,完全没有大局观,与杨元超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
而段豪明白,如果继续维持李民和王道之在并州,他需要在幽州给予粮食运输,这个路线是很长的,对于其经济消耗是十分之大的。
另一方面他日发生大战的时候,若败了,那么他段豪损失必然是十分庞大的。
所以段豪并没有继续在并州留守军队。
而迟迟等不到拓跋部的回音,吕超心急如焚。
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决定不再坐以待毙。部下谢寻忧心忡忡地提醒:“刺史大人,我们这点兵力深入雍州,若是李单回师救援,该如何是好?”
吕超却自信地大笑:“他若敢来,正好一战!”
“我凉州铁骑名震天下,岂会惧怕这群乌合之众?”
此刻的吕超,早已不把李宋叛军放在眼里。
想当初,李俊凭借精锐部队和流民军的声势,让他不得不依托凉州的广袤平原与荒漠,以游击战术勉强防御。
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兵力不算充裕,却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反观对方,流民军内部矛盾重重,早已是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