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行装后,她翻身上马,带着随从启程回京。
临行前,她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的羊脂玉佩,轻声吩咐:“送去云林寺,亲手交给明寂大师。”
那玉佩是她随身佩戴多年的,通体剔透,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蕴”字。
传令兵领命离去。
谢蕴望了眼城外远处的山影,没再停留,转身翻身上马,一夹马腹,逐风而去。
云林寺,晨钟方歇,山间云雾未散。
“谢将军命我转交此物,亲手交至明寂大师。”
萧照渊静坐蒲团上,目光落在那块玉佩上。
他低头,长久地望着那块玉佩。
半晌,轻轻阖眸,将其紧紧握在掌心。
半年后,西南边境前线,硝烟滚滚。
谢蕴驻守的临时营地已被敌军层层包围,援军一时难以赶至,军中兵力疲敝,粮草将尽。
众将皆面露焦色,形势万分危急。
她披甲立于营帐之中,眉头紧锁,正与几位副将商议突围之法,忽听营帐外传来一声禀报。
“将军,有位僧人求见,说是送东西来的。”
帐帘掀起,一名士兵走入,双手奉上一方锦囊与一块玉佩。
谢蕴接过,眼神忽地变了。
那玉佩,她再熟悉不过,是她当年送给他的。
锦囊内是一卷素纸,只寥寥数行,却将当前战局破解之法列明,条理清晰,调兵遣将之策更是恰中要害。
谢蕴抬头追问,“那僧人呢?他人呢?”
士兵一怔,“他送完锦囊就走了,说缘起缘灭,不必追问。”
谢蕴将那枚玉佩轻轻收入怀中,没有再多问。
她很快恢复神色,将纸卷重新摊开,命人照上头的布阵与调兵之法准备。
虽是深夜,但谢蕴一声令下,军中便如紧弦之弓,迅速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