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聊了些闲话,张岱便起身告辞。
走出州府大门,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张岱深吸一口气,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无论是仕途、商业,还是岭南的未知世界,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而他,已准备好迎接这一切。
……
数日后,程若水率部抵达汴州,开始接手罪官及其家属的押解事宜。
汴州城内,气氛肃穆,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或窃窃私语,或低声议论,眼中既有愤怒,也有释然。
源复披枷戴锁,面容憔悴,昔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他站在囚车之中,目光呆滞,仿佛还未从噩梦中醒来。
“这就是你们的父母官!”程若水高声宣布,“今日押解赴京,听候发落!”
百姓们纷纷鼓掌欢呼,有人甚至高喊:“大快人心!”
源复听着那些声音,神情愈发黯淡。他曾以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结果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个失败者。
随着囚车缓缓驶出城门,汴州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而在这片土地上,一个新的秩序正在悄然建立。
程若水押解罪官之事办得利落,不出三日便将源复以下千余犯人尽数收束,连同赃物清单一并整理妥当。汴州城外,押解队伍浩浩荡荡,百姓夹道送行,有老者焚香祷告,有孩童放鞭庆祝,场面颇为热闹。
张岱亲至城门相送,与程若水拱手作别。
“此番押解,路途遥远,还望程兄多加小心。”张岱叮嘱道。
程若水笑道:“我父乃右千牛将军,京中权贵皆熟,一路自无大碍。倒是你,张兄,如今案事已了,可有何打算?”
张岱沉吟片刻,道:“我本欲返洛阳,参加制科,但裴使君建议我考虑岭南。”
程若水闻言,眉头微挑:“岭南?那可是瘴疠之地,寻常人避之不及,你怎么反倒动了心思?”
张岱淡然一笑:“世间险地,往往藏有机遇。若能在彼处立足,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程若水沉思片刻,终是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若真有意南下,不妨先去长安走一趟,找找门路。我认识几位岭南出身的官员,或许能为你引荐一二。”
张岱抱拳谢过:“多谢程兄指点,若有需要,定当登门拜访。”
两人又寒暄几句,押解队伍便缓缓启程,尘土飞扬间,汴州城渐渐远去。
待人群散尽,张岱独自一人立于城门之上,望着远方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他确实未曾真正考虑过岭南之事,但裴先的一番话却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仕途、漕运、商业、开发……种种选择在他脑海中交错浮现,而最终的答案,似乎仍需时间来揭晓。
……
回到府邸,张岱正欲歇息,忽见一名小吏匆匆赶来,递上一封书信。
“这是裴使君命我亲手交予您的。”
张岱接过信,拆开一看,果然为裴先亲笔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