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同的表情瞬间凝重了起来,这个问题问的也太特么冒犯了。
“钢汽敢,我们真敢。”
李学武松开了他的手,看向众人讲道:“汽车工业已经到了落后真的要挨打的局面,我们知道不赚钱也得拼。
“不拼?不拼以后国际汽车市场上就真的见不到一台国产车了。”
他目光回转,看向古力同讲道:“你知道营城港每个月上船不止一万台汽车,可你知道我们能赚多少吗?”
“不怕你笑话,去年和今年钢汽的营收刚刚与支出齐平了,不亏钱。”
李学武缓缓地点了点头,看着表情同样凝重起来的众人讲道:“不亏钱就是我们钢汽现在的处境啊,难啊。”
“没有技术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盈利,就拿不到技术。”
“可有了技术呢?”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产能是上去了,可质量距离国际行业标准却差了一大截,我们是愿意做廉价汽车吗?”
“就是说,现在六千块的羚羊,八千块的白羊座,国内能卖出去多少。”
李学武手指敲点着桌子,皱眉讲道:“就是彗星摩托车在国内市场卖爆了,一年也才几万台,是这样吧。”
“国内的汽车市场太狭窄了,咱们的老百姓太穷了,还用不起汽车。”
他无奈的语气让众人心情再一次沉重了几分,满桌的饭菜食之无味。
“话说回来,没有去年举旗要技术革新的钢汽,我们的汽车工业还得沉睡多少年?你们二汽呢?”
李学武把话题拉回到了二汽身上,直白地讲道:“年产3000台汽车都乐的找不到牙了吧,跟现在比一比。”
他端起酒杯长出了一口气讲道:“钢汽和二汽都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这才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众人端起酒杯,钦佩地看着他。
“那就敬正确的道路?”
古力同端着酒杯又看了看其他同志,道:“敬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
***
古力同是想听真话的,但真话李学武不能当着太多人的面跟他说。
酒局过后,两人坐在了休息室。
张恩远站在外面同古力同的秘书小周问起了京城的风土人情,算是站岗。
李学武端着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道:“破烂了一箩筐,你们是想攒出一个二汽汽车集团吗?”
“你当我们愿意吗?”
古力同给自己点了一支烟,吐着烟雾讲道:“换你们来试试看。”
“这就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算了,步子迈的小一点,紧跑慢跟着吧。”
“我们也正面临着职工安置的问题,上次你也赶上了。”
李学武叠着右腿,手里捧着茶杯看向他讲道:“首汽的几百个指标我们都想要,你说现在的形势难不难。”
“至少你们已经甩开包袱了。”
古力同坐直了身子,道:“二汽呢,说是在变革,包袱越来越重。”
“这不能单纯地用甩包袱来形容,我们可没有抛弃自己的职工。
李学武着重强调了一句,而后继续讲道:“京城工业给我们留下的烂摊子比你们少吗?十六家企业啊,你想想。”
“那我们也学学你们?”
古力同挑眉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新京一厂一旦撑不起来,那时候几万名工人怎么安置?全靠市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