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113章 没能给你生一个(第1页)

第113章 没能给你生一个(第1页)

“七厂的发电能力一般,但有组网的能力和资格。”

卜清芳依旧没有放弃兼并钢城火力发电站七厂的选择。

不过她很信任李学武的眼光和嗅觉,决定放弃发展民用电网。

“如果直供工业区,我们有两种选择。。。。。。”

一袭灰色呢子大衣,脚踩着半高跟走在李学武的身边,女强人的气质丝毫不显逊色。

她本就是红星厂少有的业务型女干部,这么多年熬下来,如果说没有能力咋可能负责这么多年的组织宣传工作。

不仅仅是李学武的推荐,还有李怀德的认可和信任,这才有了能源总公司成立一年就换将的特殊情况,由她替换纪久征担任总经理。

这位女老总一上任便开始了三板斧,舞的那叫虎虎生风。

内修纪律,外拓业务,将纪久征定下的经营策略完全推翻。

纪久征是技术处出身,做事喜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而卜清芳是宣传处出身,做事更喜欢随机应变,闪转腾挪。

两人做事风格不同,做管理也不同,谁更适合就得看实际。

而实际上,在集团部门做管理还就得讲究纪久征那一套。

但在下面,尤其是新公司、新单位正处于开荒阶段,光关注稳定可不行,领导看的是速度。

早在李学武到辽东上任的时候就提醒过纪久征,集团领导对他的工作有不满的地方,是时候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不过纪久征心里没太在意,甚至是没在意他来辽东的意义。

结果呢?

李学武的提醒他不屑一顾,换来的就是集团领导的耐心被消磨殆尽,不换他换谁。

要说对事不对人,李学武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就连纪久征都承认是自己错过了他的提醒。

能源总公司背靠集团,身后有多家财团支持,竟然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了都没有新矿区开发和兼并,这不是浪费时间嘛。

在战略意义上来讲,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因为政策瞬息万变,抓不住政策的尾巴等于一年白干。

卜清芳是个狠人,她不会跟着政策的尾巴走,过去十几二十年净研究政策了,宣传部门出身的经历让她更习惯预判政策。

所以能源总公司的发展策略突然加快,收购案提交了一个又一个。

这是在钢城,她主动来找李学武的帮忙,在其他城市和地方早就开始了矿产资源的兼并工作。

先别管已知探明或者已经开采的矿产是否为富矿,先兼并了再说,先把生产和管理模式推下去再说。

买十个矿,但凡有两个是富矿就够赚的了,这年月矿产不贵,远没有到跨界经营进不来的地步。

再说了,辽东工业是支持红星钢铁集团来辽东开拓业务的。

有红星钢城工业区在,钢城也从单纯的钢铁城市逐渐向新兴高科技产业和富集型重工业城市转变,有了更多的经济发展纵深。

钢汽、钢飞、钢电、钢扎、钢冶。。。。。。真等这些种子工业开花结果,繁衍生息的时候,钢城将会成为东北大地最富有活力的城市。

有工业企业就有工人,有更多的工人就有更多的城市经济。

当城市经济活跃起来后,带动的可不仅仅是就业和产业,还有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

所以当红星钢铁集团联合能源总公司调研火电七厂的时候,钢城的领导恨不得派车来接人人了。

如果能源总公司瞄准的是火电一厂、三厂这种主力厂,那无论是钢城还是电力都不会应允。

火电七厂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这座工厂是增建火电厂。

按照卜清芳的介绍,七厂是应钢城城市用电不足,在火电厂技术改造的两年时间里做补充使用而由钢城自行筹资组建的。

在筹资的过程中因技术和设计等缺陷,又引入了电力系统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资产情况较为复杂。

从一开始就是后娘养的,设备和技术用了几十年前的老东西,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当机械设备报损情况直接影响了电力生产,损耗远远超出电力产出价值的时候市里也支持不起了。

电力系统也不是很在乎七厂的存在,如果钢城愿意投资进行改造,或者技术升级,电力系统也会跟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