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事,三人便出宫离去,王徵朝黄道周问道:“你推荐的名为黄宗羲的学生,如今在哪儿?”
“住在客栈中,”黄道周说道:“他虽是刘宗周弟子,但寻常书信往来,还住余姚,此次上京赶考,为了避嫌,自己找了家客栈住下。。。他父亲是黄尊素,当初弹劾魏忠贤,被阉党迫害致死。”
“当初,他独自上京为父申冤,在公堂上击伤仇人、名震一时,刘宗周也是被他这份孝义所感动,收他做了学生。”蒋德璟说道。
王徵一听,对黄宗羲的好感又上升了不少,“可惜了,如此人才竟然没考中,难不成是他文才有限?”
若是对西学感兴趣,故而在经义上放松了的话,这也说得通。
“哪里。。。”蒋德璟摇头,“他出身书香门第,为父申冤后归乡奋读书,我记得,他也是加入了复社的,后来,还同自己两个弟弟另几人,成立了梨洲复社。。。”
“哎,此事你就别问了。。。”黄道周心想,黄宗羲今科没被录中或许是好事,他这文章若是大肆宣扬开,不知多少有人之心会记住,哪日他在朝廷上稍有不慎,便会成为攻讦的理由。
王徵颔,“也罢,还要劳烦黄大人同他知会一声,若他愿意,老夫再去见他也不迟!”
在此之前,还是先去专业学校以及国子监中,挑几个合适的学生。
这件事解决了大半,朱由检的心绪也松了一些,看着手边的馆选名单,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事没做,立即传来骆养性,“把安陇他们几个传入宫来!”
“是!”骆养性立即吩咐人去办。
安陇,蒙琰几人已是在客舍等了许久,他们只考一日,之后朝廷来了人,带着他们再度吃吃喝喝,也见识了朝廷会试放榜的盛景,更也看到了状元榜眼探花游街的模样。
大明朝廷原来是如此选拔的人才,那些人中,有官员之子,但更多的是贫民百姓。
而他们寨子中大多是上位者,却都是自贵族中选来,哪里会让平民来管理贵族的?
收到皇帝要见他们的消息后,安陇几人知道,决定他们未来道路,也决定他们寨子的时候。。。到了!
紫禁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安陇站在午门外,看着朱红的围墙以及远处的琉璃瓦片,沉重和肃穆扑面而来。
“解刀!”带他们入宫的锦衣卫朝几人令道。
安陇率先解下了佩刀,他们土族自小佩刀,出入无禁,谁叫的时候刀也挂在床头,可谓片刻不离身。
但眼下入宫,却不能将这刀带进去。
其余几人俱是沉默得将刀解了下来,心中不由忐忑了几分。
他们被引入武英殿,殿外已是春日,殿中却觉阴冷,皇帝坐在御案后,看向他们的面庞上带着笑意。
“陛下,滇贵土司子弟已带到!”
朱由检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在安陇身上,“你便是安陇?”
安陇上前一步,行大明礼后开口道:“草民安陇,拜见陛下!”
朱由检抬了抬手,开门见山,“你们入京已有半年,朕今日召见,是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对大明、对朝廷、对朕。。。或是对这天下,有何看法?”
殿内一片死寂,便是骆养性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