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8901900(第19页)

18901900(第19页)

“明白!明白!”

双方签订了一个合同,吕晓娜就赶紧喊家里人,大扫除,把家里收拾干净。连农具都拾掇的整整齐齐。

第二天六点她就起床了,七点的时候两辆车来了,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

林雨桐一身运动服就在这十几个人中间,笑着看过来:“你好,小娜!”

“你好!”吕晓娜的声音都颤了,“我到现在都觉得在做梦……”她手足无措,“怎么拍摄?”

“没什么特别的,你指挥,我来帮忙干。”

行!那就开始吧。

人都到路上了,吕晓娜才想起了:都没问人家有没有吃饭。

桐桐拿着红薯秧子,对着镜头:“这是蜜薯秧子,是一种改良后的品种。据说香甜可口……当然了,培育出来是这样的。可我们的种植需要看土壤,看气候条件。”

她蹲下身,抓了一把土,“这是沙土地,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经营这片土地的姑娘叫小娜,她研究生毕业,回乡创业。她说,她专门检测过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6,是适合红薯生长的。而今这样的土质,是有利于红薯的均匀膨大和表皮光滑的。”

她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看这里的地势,其实并不占据优势。这一片是占优势的,因为地势高,避免积水。可那一片,就不太适合,哪里的地势低洼,但凡下雨,必出现积水。这里的村民大多种植红薯,用红薯做粉条,他们在低洼处种植了蔬菜……以保证红薯的品质。”

这个直播并没有提前预热,就是很突然的,开始了这一场没有宣传,也没有预热的直播。

地头上,前两天还光彩照人的人,这会子蹲在低头,素颜,在地里种植红薯秧苗。但是直播间并没有跟红薯相关的链接,好似也不是在卖商品。

桐桐对着镜头:“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春种秋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来一次!真陪同种植,这几乎办不到。但我想参与它的每个重要阶段。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控旺,随后,会有专人负责,定期发种植日历……”

现在的秧苗都是用机器种植的,她坐在农用车,开始种植。一行行的,间距十分均匀的秧苗便种进去了。

遇到地头的位置,机器种不上,需要人工种植,她也都给种上。

种好,浇水,这就算是种完了,“这样的秧苗需得缓一两天,才能定苗。如今看着软趴趴的苗子,会精神抖擞的站起来……”

直播种地,没有卖相关农产品,可其他产品在当天销量依旧可观。

在直播结束前,她说:“下周,我们将前往青省,去种植土豆。随后的下下一周,我们去疆省,去看看葡萄园和戈壁滩里的枣园……紧跟着,我们会再回这里,看看我们种下的蜜薯长成什么模样了……那么,我们下周周二直播间见!”

第1900章何处通津(31)一更

直播完成,桐桐这一行没急着走。

晚饭了,吕晓娜家做了饭,请大家回去吃饭。

那就留下吃饭。吕母讷言,饭菜做了两桌子,十多个客人呢,大方桌,小方桌上都摆满了。

吕父一个劲儿的让:“坐!坐下吃饭。”

其实开车半个小时就进了县城了,但桐桐还是留下来了:“正好也饿了。”

吕晓娜把啤酒、果汁从外面拎进来:“喝点!不开车的能喝点……”

“别忙了,坐下一起吃。”

新蒸的馒头,各色的炒菜,蛋汤,桐桐一手馒头,一手夹菜往嘴里塞,她是真饿了。吃着饭,她主动问说:“粉皮、粉条都是各家自己加工,还是统一收购……”

吕晓娜正想着怎么说这个话,吕父这个年纪的人,那是有什么说什么:“县里有好些粉条厂,产出来的粉条都叫云县粉条。可有些厂的粉条好,就是咱当地的红薯粉做得;有些也是有红薯粉,可却放了食用胶,吃起来是劲道了,可也不是咱原来的云县粉条了;

还有些厂子都不见收购红薯,人家也产粉条,也说是红薯粉条,其实都是买回来的木薯粉做得,工人都是咱周围村镇的人,大家都知道的。

本地不吃本地货,只要人家能卖出去,那谁也管不着。不过,咱当地农户吃的都是自家做的。”

说着,就指着桌子上的菜:“尝尝!尝尝咱这正宗的红薯粉条。”

有一道菜叫‘蚂蚁上树’,就是用五花肉的肉沫炒了粉条,她吃着呢,不说菜的味道,就只这粉条的口感,就真的好。

苏琳跟着吃了一口:“我家的粉条应该买的不对!反正不是这个口感。”爱吃凉拌粉条、酸辣粉的人,吃到这种的粉条口感,还是很惊艳的。

她怀疑她从小到大吃的粉条都不是纯正的红薯粉条。

留在这里吃了一顿饭,走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坐在车上,几个人就讨论将来这个事该怎么操作。刘晨困的打着哈欠,“要叫种植户获利最大,就是从他们的手中直接收购。但是,这做不到卫生达标。”

王欣怡带了农家干粉条回来,到县城之后还要去特产店里买其他厂子里的粉条,回头得送检测室检测的。

她就说:“若是咱们投资,统一标准,这是最好的。”

桐桐摇头,从长久来说,咱们会疲于应对的!再说了,一直说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先富的用资本占尽先机,把最大的一部分利益先抽走了,这或许能带动一地的大经济,但并不能叫更多的人从中获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