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宋大伯喝了会儿茶就说要走,宋兰花没让,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多住几天,当然这是客气话,她很清楚家里人不会住下,同时告诉他们下午没有出岛的船,只能明天回去。
宋大伯不得不住一天。
夜里,几个孩子去营区借住,把房间让给宋家人,大牛几个没有不情愿,宋兰花问大牛几个:“你们不会怪娘把你们赶出去吧。”
大牛摆手:“才不会呢,大表哥很好,再说他们是客人,住一天就走了,又不抢我们的东西。”
倒是宋家人不好意思,非说可以住招待所。
宋兰花怎么会让他们住招待所,娘家人很少来,且明天就走,怎么也要住在家里。
晚饭后,大牛拉着表哥出去玩,说看看岛上的夜景。
宋兰花和宋梅花陪着大伯母,宋大嫂说话。
顾南城带着宋保住和宋大伯出去转转,看看张老住的地方,又看看宋父的家,知道亲人过得好,宋大伯和宋保柱笑得很幸福,过得好就好。
晚上宋大伯夫妻住在楼上西屋,宋保柱一家住在东屋,幸亏床多,倒也住得下。
宋国庆见到大牛的床铺,很是喜欢,想回家也做一个,被父母告知没条件,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家,能赚钱了,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做。
几个孩子虽然失望,却也不埋怨。
他们清楚家里的情况,让他们几个上学都是爷爷和姑姑给的钱,没有多余的钱做这些奢侈品,同时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像姑姑和姑父一样,找个好工作,多挣钱,孝顺父母,疼爱妻儿。
夜里,宋兰花躺在床上和顾南城说话:“我大伯明天就要走,咱们给他买一些什么东西?”
顾南城:“还能买什么,海带,咸鱼,干的海货,只要能放的都多给他们买一些。”
翌日清晨,顾南城比往日早起半小时,喊上几个孩子去副食厂,只要是干货就要,直接往麻袋里面放。
副食厂的人见状问顾南城:“顾师长,怎么买这么多,日子不过了?”
顾南城笑着解释:“老家来亲戚了,他们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得多买点特产,不能让人空手回去。咱们这边海产品多,也比老家那边便宜。”
众人这才知道怎么回事,纷纷夸宋兰花和顾南城大方。
大牛几个扛着袋子回去,被大伯父和宋保柱看见了,知道这是给他们带的,埋怨宋兰花和顾南城不会过日子,他们有五六个孩子要养,不知道省着点花。
逢年过节给他们邮寄得够多了,怎么还买。
顾南城看一眼宋兰花:“兰花说了,你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能空手回去,昨天就给我下命令了,让我买一些特产让你们带回去,她都发话了,我可不敢不办。”
宋大伯和宋保柱又开始数落宋兰花,尽管他们数落自己,宋兰花也高兴。
宋大嫂和大伯母也让宋兰花节俭些,别大手大脚的,几个孩子还小,将来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宋兰花还是那套说辞,将来孩子大了,让他们自己挣钱,有钱就娶媳妇,没钱就打光棍,宋大嫂气得不想说话,小姑子怎么能有这想法,谁家不是爹娘攒钱给儿子娶媳妇,偏到小姑子这里就变了。
大牛几个也跟着附和,宋大嫂能说什么,也清楚小姑子不缺钱,便没再唠叨。
宋大伯和大伯母非常实诚,说住一天就是住一天,多一天都不住,第二天就要走。
宋兰花挽留不过,只能让他们离开。
码头上,宋大伯拉着张老的手,让他有空回家看看。
张老自会回去,宛城是他的老家,也是姐姐的埋骨地,他迟早要回去一趟。
宋兰花看着他们的船离开,挥手与他们道别。
张老背着手问宋兰花:“你回医院还是回家?”
宋兰花:“我去医院。”
宋梅花和宋父也要去上班,于是和宋兰花分开。
到了医院门口,顾南城喊住要走的宋兰花:“我听说顾向东出事了,你有空问问大姐,到底怎么回事。”
宋兰花摆手:“知道了,就算你不说我也想问你呢。”
她到了办公室就往老家打电话,老家还忙着,她就告诉接电话的人,中午十二点她再打过去,让顾大花接就行。
顾大花得知宋兰花打电话过来,就猜这事儿和顾向东有关系,想了想放下手里的活,就去找张小翠。
张小翠垂头丧气,提不起一点精神,想到给出去的二百块钱,心在滴血。
家里一共就二百多块钱,还是顾向东这半年多赚的,又全给他填窟窿了,这半年多顾向东算是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