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孟”还是很细心的让患者平卧位,打开处置室的门让患者家属和老师都进来。
他拿着啤酒瓶子给患者家属、老师做交代。
“小孟”的表情温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讲解着取出来的过程并且说了注意事项以及万一的并发症。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很快方晓大步走进来。
他第一眼就看见“小孟”手里拿着啤酒瓶子,戴着无菌手套,正在和患者家属做交代。
取出来了?!这就取出来了?!
方晓一怔。
看患者,又看患者家属,方晓知道应该是取出来了。
他本来还在担心,可没想到……不对,“小孟”不是诊断机器人和写病历机器人么?怎么会操作?!
方晓马上意识到这件事!
这可不是小事,但方晓没有马上询问,而是查体,查看患者直肠黏膜。
十几分钟的时间,直肠黏膜已经开始有血运,并没有苍白、坏死的征兆,这预示着患者几乎无损,只要观察两天就能出院。
方晓松了口气。
“方主任,你这学生不错啊,竟然能独自解决这种棘手的病例。”翟主任有些羡慕的说道。
“害。”方晓无奈的摇摇头。
翟主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他原本想走,可最后去没走,站在一边仔细观察。
把患者送回病房,安顿下,让患者禁食水,方晓很狗的想要多观察1-3天时间。
得确定直肠的确没有坏死才行,至于几天不吃饭、不喝水,那都不是事儿。
忙活完,方晓把“小孟”带去自己的办公室。
翟主任看见后也跟着进去。
方晓犹豫了一下,却没撵翟主任走。
坐下后,方晓看着“小孟”,上下打量。
“小孟”没有一丝的不自在,站在方晓不远处,微微低头,表现的很有礼貌。
“方主任,这学生不错,刚刚他还要三腔二囊管来着。但这玩意咱们都没了,现在消化科止血……”
“不是这样,翟主任。”方晓凝神看着“小孟”,问道,“小孟啊,你会?”
他问的很简单,眼睛死死盯着“小孟”。
“会?”“小孟”有些迟疑。
方晓叹了口气,刚想给罗浩罗教授打电话,可自己的手机却响起来。
是罗教授打来的!
连忙接起电话,方晓直接说道,“罗教授,您能看见么?”
这话问得没头没脑,翟主任一怔。
“小孟的确没有手术系统,但是吧,这只是一个操作,它的病历库里有类似的操作500多例,最近一次还是我用三腔二囊管做的相关病例。”
“……”方晓无语。
“刚刚我全程看了,小孟做的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患者的直肠黏膜也没问题,方主任不用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方晓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