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凛然,手已经按在手机上。
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拨打“亲友电话”寻找罗教授解决问题。
可就在方晓犹豫的时候,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手抽动,头部摇晃。
这时候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面色稍苍白,手足末梢较冷,血压12078mmhg,脉搏78次分。
“没什么事儿,大老爷们怎么这么紧张,放轻松。晕针的患者我见多了,你不算严重。放轻松啊,只要不去想就没事。”值班医生笑呵呵的安慰患者,他完全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
“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小孟”的声音没变,依旧和之前一样,值班医生完全没感受到紧迫。
方晓手心里的汗湿漉漉的,他马上拿起手机,不管三七二十一吧电话打给罗浩。
“你干嘛的,什么面罩吸氧,你懂不懂。”值班医生斥道。
“准备……”
“已经缝完了,你小点声,患者本来就有点紧张。”值班医生相当不高兴。
但因为方晓在,他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不高兴,却并没有过分的斥责“小孟”。
可就在这时候,值班医生听到方主任的声音传到耳朵里。
“罗教授,我这有个患者清创缝合后考虑可能有急性过敏,现在生命体征还平稳,我该给什么!”方晓急匆匆的问道。
啊?
值班医生怔住。
方主任和“小孟”在唱二人转呢吧,过敏?还利多卡因?
不肯能,就没听说过有人利多卡因过敏的。
然而。
方晓的声音颤抖,抖的厉害,这让值班医生意识到可能有问题。
“小孟在么?”
“在,在,在!”方晓道。
“听小孟的就行,别紧张方主任,利多卡因过敏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按部就班的抢救就行。虽然不常见,但也不罕见。”罗浩慢条斯理的说道。
“有特殊的情况么?”
“16732次利多卡因过敏的病历都在资料库里,小孟知道该怎么处理。”
“噢噢噢噢,能成功就行。”
“也可能失败啊,哪有肯定成功的道理,方主任你……还是抓紧时间抢救去吧。”罗浩说完,挂断电话。
方晓有点麻。
“面罩给氧。”“小孟”还在说着。
一看就是宕机了,这个程序不走的话,“小孟”不会往下说。
虽然“小孟”很ai,很智能,但还是初代机,有自己的缺点。
尤其是罗教授阻断了“小孟”操作的程序,它不能亲自给患者面罩吸氧,所以只能不断絮叨。
“氧气筒!抓紧!”方晓见值班医生还在愣着,他一脚踹在值班医生的屁股上,“抓紧时间去把氧气筒推过来。”
处置室里没有氧气壁,长南市人民医院算是比较古老的医院,所以只能用几十公斤的氧气筒。
好像从疫情放开后氧气筒用过一次,到现在都没用过。
方晓越是紧张,就越是走神,他仿佛回到上一次用氧气筒的时候。
那时候全院的氧气都不够用,最后结束的时候,科里的氧气总阀因为压力太大,还漏了一周多的气。
嘶嘶嘶的。
现在方晓耳边就隐约有嘶嘶嘶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