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们的布局是稳扎稳打,逐步打开国际市场,没想到直接起飞。
这波热度来得太猛,也太突然。
接下来几天,杜笙抓紧最后一点时间,把幻影的广告视频剪辑好。
至于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他压根没空关注。
因为他得赶飞机去灯塔,准备《盗梦空间》的拍摄工作。
这部电影前后已经筹备两个月,也该起航了。
按照李伊馨的说法,剧本既然是杜笙提供的,署名权必须排第一。
杜笙想了想,也没反对。
在前世,《盗梦空间》能获得近9亿美元票房,自然是十分经典的。
它以“梦境窃取”为核心设定,融合烧脑剧情、视觉奇观与哲学思考,成为影史标杆。
影片中那些标志性场景。
比如360度旋转走廊打斗、雪山堡垒爆破、巴黎街道折迭等,全都采用实拍+机械装置的方式完成,拒绝过度依赖cgi,质感拉满。
而“植入意念”的核心概念,更是将科幻与人性情感完美结合,升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
当然,再经典的电影也有它的短板。
比如规则设定上存在一些逻辑漏洞。
团队在多层梦境中行动时,需要精确同步“kick”的时机,但部分场景(如雪山段落)的时间差计算模糊,可能存在逻辑跳跃。
男主角柯布在迷失域中老去后选择“自杀返回现实”,这点也和前期设定不太一致,引发观众争议。
而亡妻梅尔更多是作为男主心魔存在,缺乏独立动机。
至于女主角之一的“筑梦师”阿德里安,虽然能推动剧情,但人物成长线比较单薄。
还有酒店那一段节奏偏慢,前后动作戏对比明显,有些观众觉得拖沓。
所以,这次杜笙决定亲自操刀修改剧本,补全逻辑漏洞,让故事更完整。
他重新设定了“迷失域”的概念:
“它是所有梦境层的潜意识边缘,时间流速接近现实,但空间混乱无序。”
结局也做了调整。
原版中,亡妻梅尔是因为被植入意念误以为现实是梦境而自杀。
新版中,梅尔在失去孩子后,主动构建了一个“完美家庭”世界,并邀请柯布加入。
柯布无法接受虚假,偷偷植入了“现实才是真实”的意念,却被梅尔识破(她发现陀螺旋转异常),
愤怒之下,她决定同归于尽,
拉着柯布一起进入迷失域,在那里永远迷失。
这一改,不仅强化了梅尔的主观动机,也让结局更具冲击力。
有种“你不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你好受”的爽感。
杜笙对这部电影的要求很明确。
围绕“梦境窃取”的核心设定,融合烧脑叙事、动作场面和少量情感张力。
烧脑部分是核心,占40%;
动作打斗是点缀,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