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766章 劫掠寿春商队(第1页)

第766章 劫掠寿春商队(第1页)

“陆将军,感谢东吴相助。”刘璿握住陆抗的手说道。

陆抗微笑道:“如今曹魏势大,我们吴蜀只有联手,才能抵御外敌。之前的误会,还望刘将军不要放在心上。”

刘璿点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今我们共同抗曹,希望能齐心协力,恢复汉室江山。”

经过商议,刘璿与陆抗决定乘胜追击,主动出击曹魏。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姜维率领,从汉中出,进攻雍州;另一路由陆抗率领,从荆州出,进攻豫州。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征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南中地区的孟获旧部生叛乱,他们联合当地的一些部落,占领了数座城池,切断了蜀汉的粮道。

刘璿得知后,面色凝重:“没想到南中会在这个时候生乱。粮草是大军的命脉,若不及时解决,我们的出征计划将无法实施。”

姜维建议道:“少主,不如让霍弋将军率领一部分兵力,前去平定南中叛乱。霍弋熟悉南中地形,定能胜任。”

刘璿沉思片刻后,点头同意:“好,就依姜将军所言。霍弋听令,命你率领两万大军,即刻前往南中,务必尽快平息叛乱,恢复粮道。”

“末将领命!”霍弋领命而去。

霍弋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南中后,他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了解情况,得知此次叛乱的主谋是孟获的弟弟孟优。孟优认为蜀汉复国无望,想趁乱割据南中,自立为王。

霍弋决定先采取怀柔政策,他派人给孟优送去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放弃叛乱。但孟优狂妄自大,根本不听劝,还将霍弋的使者杀害。

霍弋大怒,下令攻城。南中叛军虽然熟悉地形,但在训练有素的蜀汉大军面前,根本不是对手。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霍弋成功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城池,孟优也在乱军中被斩杀。

叛乱平息后,霍弋安抚当地百姓,重新整顿粮道。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立即率军返回,准备与大部队会合,共同出征曹魏。

此时,曹魏那边也没有闲着。司马昭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开始重新调整战略。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守,另一方面派人在蜀汉和东吴内部收买人心,企图制造内乱。

在蜀汉,司马昭的密探找到了刘璿的堂弟刘阐。刘阐一直对刘璿继承蜀汉义军领之位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也有资格领导复国大业。密探以高官厚禄诱惑刘阐,让他在军中制造混乱。

刘阐果然上钩,他暗中联络一些对刘璿不满的将领,准备动兵变。幸好刘璿早有防备,他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得知了刘阐的阴谋。

刘璿当机立断,将刘阐及其同党一网打尽。刘阐被处死,其他将领则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了不同的惩罚。这场危机被及时化解,但也让刘璿意识到,内部的稳定同样重要。

而在东吴,司马昭的密探也在活动。他们收买了一些东吴大臣,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蜀汉想吞并东吴,结盟只是为了利用东吴。这些谣言在东吴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吴王再次对与蜀汉的结盟产生了怀疑。

陆抗得知后,力排众议,向吴王进谏:“陛下,这些都是曹魏的阴谋,目的就是破坏我们吴蜀联盟。如今大敌当前,我们绝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吴王在陆抗的劝说下,暂时打消了疑虑。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下令让支援蜀汉的大军暂缓行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刘璿得知东吴大军暂缓行动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于是,他再次派邓芝前往东吴,希望能说服吴王尽快出兵。

邓芝来到东吴后,向吴王详细说明了蜀汉的战略计划,以及击败曹魏后对吴蜀双方的好处。他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终于打动了吴王。

吴王决定按照原计划,与蜀汉共同出兵曹魏。刘璿与陆抗再次商议后,确定了出兵日期。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三国之间的局势也将因此生巨大的变化。

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刘璿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士气高昂的士兵,大声说道:“诸位将士!我们蜀汉义军,为了恢复汉室江山,历经千辛万苦。如今,我们与东吴结盟,共同讨伐曹魏,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曹魏篡汉,天理难容,今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汉室复兴,就在今朝!”

台下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复兴汉室!复兴汉室!”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乱世的阴霾都驱散。

与此同时,在曹魏的许昌城中,司马昭也在集结大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他看着地图上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部署,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刘璿、吴王,你们以为联手就能打败我?我定要让你们知道,曹魏的实力不容小觑!”

蜀汉大营内,后主刘禅之子刘璿正与姜维等一众将领商议作战计划。姜维手持羽扇,目光坚定地说道:“司马昭老谋深算,此次他必然会在险要之地设下埋伏。我们与东吴约定,东西两路夹击,可先派小股部队佯攻,试探曹魏的虚实。”

刘璿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姜伯约所言极是。但我军长途跋涉,粮草补给是个关键。需派人确保粮道畅通,以防曹魏偷袭。”一旁的廖化捋着胡须,主动请缨:“殿下,老臣愿领一队人马,驻守粮道,定保万无一失。”

而在东吴大营,孙权之子孙休与陆逊之子陆抗也在商讨战略。孙休看着沙盘,皱眉道:“蜀汉与我军虽结盟,但毕竟各有心思。此次作战,我们需保存实力,不可贸然深入。”陆抗则分析道:“主公所言有理。不过,若我们配合不力,让曹魏各个击破,对东吴也极为不利。我们可在东线吸引曹魏主力,为蜀汉创造机会,同时暗中观察局势,见机行事。”

数日后,蜀汉先锋军在魏延之子魏昌的带领下,率先向曹魏防线起佯攻。魏昌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冲入敌阵。曹魏守将王双见状,立刻率军迎战。两人在阵前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魏昌心中暗想:“这王双果然厉害,不能在此久战,得按计划撤退。”于是,他虚晃一枪,拨转马头,率军后撤。王双不知是计,紧追不舍。

当王双追出数里后,突然一声炮响,蜀汉伏兵四起。姜维亲自率领大军从两侧杀出,将王双的部队团团围住。王双这才意识到中计,但他毫不畏惧,奋力拼杀。就在此时,司马昭派来的援军赶到,领军的正是邓艾。邓艾观察战场局势后,迅指挥部队起攻击,蜀汉军队腹背受敌,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在这关键时刻,东吴军队按照约定,在东线动了猛烈进攻。陆抗率领东吴精锐,直扑曹魏的寿春防线。司马昭得知消息后,脸色阴沉,他不得不分兵去支援寿春。这一调动,让蜀汉军队的压力顿时减轻。姜维抓住机会,重新调整部署,与魏昌里应外合,对王双的部队展开了更猛烈的攻击。最终,王双力战不敌,被魏昌一枪刺于马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