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可能还需要集团在财务上面提供一定支持。
航空航天、昆仑东方和半导体子集团,基本还处于研发投入状态。
尤其是后两者。
想要追上国际水平,每年都要吞掉5~1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集团旗下除了大疆取得一定销量成绩。
暂时还没有其他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投向市场,因此也就没办法取得营收。
昆仑商城只销售我们自家的产品,规模较小,可暂时忽略其亏损……”
包括徐良在内,一众高管都认真地聆听着他对于集团业务的评价。
老李同志是个闲不住的人。
对国产科技事业的发展尤其上心。
他担任昆仑工业集团的顾问和研究院副院长后。
一直奔波于大江南北,去各所大学做汇报演讲。
号召有志青年投身科技事业。
此外,他也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直密切关注着昆仑工业的各个产业发展。
此时说起昆仑工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那绝对是有的放矢,没有半句错漏。
“昆仑工业整个集团,今年的研发投入高达一百多亿。
研发投入强度、绝对值在国内民营企业中绝对排的上第一。
比一向以高研发投入著称的菊厂还要强一线。”
李光南望着徐良,叹了口气。
“我建议我们的步子不要迈得太快了,缓一缓比较好。
等一个事业群开始拥有自我造血功能了。
我们再去开辟下一个新战场,步步为营。
现在集团拥有几十家一、二级子公司。
麾下聚集数万名研发工程师,几十个前沿科技项目同时开工……
确实显得有那么一点点过于着急了。
容易给公司造成财务压力。
当然了,我也不是反对追踪跟进前沿科技技术。
只是节奏最好调整一下。
循序渐进慢慢来,把每一步都走稳当了。”
在场的数十名高管暗暗点头。
人家老李这番话正是他们想说的话。
可由于徐良人经常不在公司。
加上大老板威望和位置太高,他们不敢谏言。
老李跟他们不同,既是德高望重的院士。
又是公司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