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老,1933年出生在东北,1952年近了北航,1957年,毕业后就进入了国防部五院,也就是航天一院,听钱老给他们讲解《导弹概论》,戚老很快成长为东方火箭领域里的顶梁柱,到1967年,已经是研究室副主任了。
然后,他就调去了航天五院,从研究火箭转向研究卫星,现在的职务,是五院院长!
一院造火箭,五院造卫星,戚老当年就是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和其他十七个人,一起称为航天十八勇士。
现在,五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造同步通信卫星,戚老继续主持研工作,而秦富知道这位老前辈,是后世,东方的载人航天项目,戚老是神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
东方人能飞上太空,戚老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时,看着秦富的样子,戚老的心情也很复杂。
“哈桑殿下,请进!”此时,黄老、屠老他们也终于赶来了。
“嗯,各位都在,真是太好了,走,进去说,对了,长征三号的总设计师是谁?”
“老谢!”
东方航天有很多专家,不少还是从国外回来的,不过,自己培养起来的专家也不少,谢光选就是其中之一,1922年出生的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很好,1942年考大学,国内很多名牌大学都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可惜他只能选择离家最近的山城兵工学校,毕业后,他搞过反坦克火箭,1957年的时候,被调进入了国防部五院,之后就开始了研制火箭的历程。
1977年,他就成了航天一院的副院长,之后出任了长征三号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解决了各种问题,让东方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使用液氢液氧动机的国家。
此时的秦富,只感觉身边环绕的,个个都是专家,都是大牛,都是院士!
等等!
秦富坐在椅子上,看着在场的众人,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这几年来,咱们航天院,有没有培养优秀的青年技术骨干?”
人才断档严重,航天领域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啊,后世,说起这段历史来,都是很多白苍苍的老人,临危受命……
搞火箭的,搞卫星的,都是这些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努力奋斗的老一辈人,国家要搞三代坦克,还把已经退休的祝老给请了回来……
年轻一代呢?
培养年轻一代,也很重要啊!
“哈桑殿下,你这想法……很有远见啊,我们航天人,是该努力培养年轻一代了,咱们长征三号的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就是四十多岁的中年骨干,龙工,你等下,我找人去叫!”
龙乐豪,长征三号甲的总设计师,那已经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现在,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是航天院重点培养的下一代了。
其实,四十多岁也已经够老的了,秦富更希望看到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不过……想想研究火箭需要经验积累,那些人估计还需要培养培养,再过十几年,就能担当重任了。
“龙工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咱们氢氧级火箭输送系统自生增压、滑行段推进剂管理、防爆安全设计、动力系统地面试车以及全箭低频动力学环境的控制设计等等,都是他负责的……”谢老兴致勃勃地开口介绍。
很快,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中年人。
“龙工,来,给哈桑殿下介绍一下我们的长征三号!”
176。xyz。176。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