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琢磨呢,咱得把摊子支大点!乌市那是大集散地,喀什呢,门户冲着好多个斯坦国,这两个地儿能不能先探探路,多开几个鉴定所?证书嘛,肯定还指着你这边把关、盖戳戳!咋样?”
苏阳眯缝着眼,心里头飞快地盘算开了。
只要苏阳掌握着证书颁的权利,那就问题不大,只是这山高皇帝远的,运输极不方便,而且成本增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派人过去负责监督审核,没问题后再统一上报,最后由苏阳进行印证书。
至于钱上头的说道。
分所那边,光开张的“拜门钱”得收!每张从总所过手的证书,还得按戳上的数另外扒一层皮下来!
现在苏阳才明白一句至理名言,21世纪是什么最重要,人才,还是他妈的人才!
当药乔木村和城里,苏阳能用的人都是物尽其用,现在的确还需要再招人了。
和田这个地方除了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种子站、水管处这种学技术的地方外,综合院所就是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了。
想到这,苏阳想起了之前从京城大学过来的一些实习生。
也不知道方倩和黄小蛾她们怎么样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是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对玉石这块是有专业技能加持的。
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还是厚着脸皮问问吧。
苏阳在厂子里呆了一会,趁着午饭前回到了乔木村。
在北大窑翻腾了一会,找到了上次她们留下来的电话号码。
苏阳拨通了方倩的电话,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方倩,我是苏阳。。。。”
“打电话问问你的毕业论文准备的怎么样了嘛。。。。完事了?那就行那就行!
“是这啊,我是想问问你们以后的打算?毕竟你们学的就是这个嘛。”
“哎呀,这个你们考虑清楚,我这里虽然缺人,但你们还是要听从你们内心的想法。。。。”
挂了电话,苏阳兴奋的挥挥手。
刘小成走过来,满脸疑惑:“咋啦阳子,啥事这么高兴?”
“方倩他们那边学业完成了,毕业了!”
“毕业了,那。。。也用不着这么高兴吧?”
苏阳拍了拍刘小成的膀子,刚才来的匆忙还没来得及跟刘小成说投资的事。
“小成哥,是这,昨天有乌市的公家人找了过来,说要投资咱们鉴定所,人家出钱出店,还给咱开绿车,把鉴定所开到乌市和喀什,我承想这也是展的趋势,就答应了。”
刘小成听的半知半懂,投资做生意这块,有空的时候他也跟着收音机在学习,听听新闻广播,多少了解一下。
“还有,鉴定所的证权还在咱们手上,所以得需要一批人才派过去监督审核。我这不就想到了那些大学生!”
刘小成这才反应过来:“你是想让大学生过去?”
“是的嘛,刚才方倩说,他们已经毕业了,而且上次他们回去之后,把这边的经历跟他们一说道,他们很多人都愿意到这里来!”
刘小成激动的一拍手:“那就太好了,正缺人呢!”
甭管那些学生来这里是为了玩还是学习,多多少少也有愿意留下来的,每个人都是一笔财富。
“小成哥,咱们到屋里说,我把投资的事再跟你说道说道。。。。”
回到屋里,风扇摇着头,西瓜切好了,上面几个苍蝇在嗡嗡乱飞。
热巴嫂子也坐在屋里,挺着肚子织毛衣,说是等冬天的时候给娃穿。
她看着两个男人在屋里谋划着未来,满脸爱意,起身帮他们打开了两瓶汽水。
摊开意见书,苏阳指着上面的规划:“小成哥,他们的意见是在和乌市和喀什分别开上三家鉴定所,也就是六家,等运营稳定了再开到内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