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天唐锦绣 > 第两千八八章 国相长史(第1页)

第两千八八章 国相长史(第1页)

令狐修己尚在体会陛下准许长孙家子弟出仕之真正用意,杜正仪则眉头紧蹙:“现在封国之策虽然已经定下,但到底哪一位亲王于何处封国却尚无定论,又岂能早早为长孙家子弟定下何处封国,何等官职?只能确定其通过考

察,纳入授官之行列。”

令狐修己则道:“旁人暂且不知,但魏王就藩倭国基本已经确定,何不将长孙家子弟之官职定于倭国,归属于魏王治下?”

杜正仪看了一眼令狐修己,没有做声。

长孙家得以摆脱压制、禁锢,子弟重新起复,出仕为官,其背后之意味深邃难明,焉能陛下一道口谕吏部便迫不及待的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陛下心意难明,万一误以为吏部长孙家深怀怜悯、甚至抱有同情,那便是大大的不妥。

旨意当然要办,但快慢之间的区别却极大。

毕竟看似宽恕长孙家,可真正宽恕还是迫于无奈被迫宽恕,意义完全不同,吏部的反应宜慢不宜快。

李孝恭耷拉着眼皮,问道:“最近遴选封国官职,有多少人入选?”

杜正仪道:“自是一个都没有,所有人都按照铨选标准列为候补,各项绩效予以打分,从高至低俱陈于名单之上,需郡王您最终定夺。”

此次封国选官,各方势力蜂拥而至,吏部只得以“公平、公正、公开”之原则将所有人选拟定数项指标予以评分,分数高者优先。但最终通过之人选必须李孝恭来决定,即便是吏部侍郎也无权僭越。

吏部侍郎当然会有几个名额,但那必须是在吏部尚书圈定人选,确认官职之后,再行分配。

这是官场规则,李孝恭虽然大权在握却也不会将所有名额一口吞下,总要留下一些给予吏部其他官员,即便是河间郡王、吏部尚书,也不能将所有好处,人情都揣进兜里。

吃相太难看了可不行……………

李孝恭也看了令狐修己一眼,道:“这件事便交给令狐侍郎办吧,稍后长孙家来人直接去寻你。”

令狐修己觉得自己好像说错话。。。。。。

杜正仪欣然拍了拍令狐修己肩膀:“郡王年岁大了精力不济,我对仕途早已无所追求,这吏部的担子往后就要由你来挑起,好好干,我看好你。”

言罢,对李孝恭颔首致意,便转身快步走出值房自去处置公务。

陛下交待下来的任务不那么好干,深了浅了都不合适,既然令狐修己有意见、有想法,那就让他去干。

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令狐修己紧张的看向李孝恭,求助道:“郡王。。。。。。”

李孝恭却不多说,摆摆手:“就按你说的办,下去吧。

"

"。。。。。。

回归自己的值房,令狐修己一拍额头,悔之不及。

怎就那么嘴贱呢?

门外,书吏进来通禀:“令狐侍郎,有长孙家子弟求见。”

令狐修己吐出一口气,事已至此只能硬上:“让他进来!”

“喏。”

稍许,年轻俊朗、风度翩翩的长孙润从门外快步而入,进了值房便一揖及地:“长孙润见过令狐侍郎。”

令狐修己一时间有些恍惚,这相貌、气度,好像故人长孙冲站在自己面前,太像了。。。。。。

难怪非是当下家主的长孙淹。

虽然不情不愿的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但此刻令狐修己一腔郁闷却很快消散干净,脸上泛起微笑,抬手道:“我与长孙大郎乃是故交好友,私下里你称呼我一声兄长即可,不必如此多礼,坐下喝杯茶。”

“喏!”

长孙润原本有些紧张,唯恐遭受刁难,此刻却长吁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

果然如长孙淹所言那般,长孙家几辈子积攒下来的人脉并未随风消散,只是困厄之时趋利避害都躲避起来,如今禁锢放开,打压不再,那些人脉很快便会回来。

毕竟若是比起底蕴,放眼朝堂又有几家比得上长孙氏?

“五姓七望”固然源远流长,但如今朝堂之上执掌权柄的根本没几家。。。。。。

待长孙润入座,令狐修已让书更奉上茶水,这才问道:“家中决定这次由你出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