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是神经定位的准确性。
“对比指标主要有两个。
“一是健侧颈七误切率:术中电刺激确认颈七后支保留。若是误切颈六或颈八为严重失误。
“二则是受体神经的选择。如有条件,优先选择正中神经内侧束;而如果换成了选择肌皮神经或腋神经,可能影响功能恢复。”
与此同时,详细的评分表格出现。
神经定位误差小于1、各种受体神经的优劣与得分……
细致到了极点!
所有神经外科医生的目光都被吸引了。
他们只以为,这《预后评价指标》只是摆数据而已。
然而现在才恍然惊觉……这压根就是把颈七互换术整个剖开了来,将各种原理、细节、影响因素都讲得无比细致!
而且甚至能从评分的侧重点中,看出来各种手术细节的目的!
这一刻,很多人对颈七互换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
然而这还没完。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点。
许秋语气仍然没有太大起伏,他缓缓开口,道:“术前评价结束,接着,是术中操作技术的评分细则。
“先是神经吻合质量。
“对比指标,主要包括吻合时间、吻合口张力、吻合技术。
“吻合时间上,显微镜下吻合耗时小于3分钟为最佳,过长增加缺血损伤风险;“吻合口张力,需要结合术中屈颈位来对比……术中屈颈位调整后张力小于15g为标准。2g易导致断裂。
“以及吻合技术,多针间断缝合优于连续缝合,因为抗张力更强。大于六针为优秀,八针为最佳,过八针则无必要。”
八针缝合已经完全足够抵抗张力,再多的话,加大失误风险,而且反而会带来缝合损伤。
此时,很多人都咋舌了。
他们脑海中,不可避免地回忆起许秋做手术的过程。
然后全都骇然了。
按照这个评分标准……缝合在三十分钟内完成就很不可思议了。
然而,当初许秋整个颈七互换术,加起来也才三十分钟!
缝合阶段恐怕也就十来分钟,甚至不到!
而当众人仔细查看评分表格时,一个个眼睛都瞪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