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乾清宫内,风平浪静,乾坤初定。
然而,赵怀恩知道,这场风暴虽已过去,但更大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续写结束】
赵怀恩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满殿臣子。徐天衡被押下后,乾清宫内一时陷入沉默。朱允?脸色苍白,双唇紧抿,眼中却仍带着几分不甘与愤怒。
“陛下。”赵怀恩上前一步,语气沉稳,“此贼潜伏朝堂,蛊惑圣听,若非殿下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未应声,只是死死盯着赵怀恩,仿佛在思索什么。
朱瞻基察觉气氛凝重,轻轻抬手:“赵大人,今日之事,已告一段落。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朝政,还请诸位大臣各司其职,切勿再生波澜。”
杨士奇出列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如今奸佞已除,然朝局动荡,还需稳定人心。”
赵怀恩点头:“首辅所言不差。然徐天衡虽除,但其党羽仍在,恐怕仍有暗流涌动。”
王景山附耳低声道:“大人,据属下密探回报,李崇山府中曾搜出一封密信,内容涉及兵部几位要员,似有联络北元之意。”
赵怀恩神色一凛,随即朗声道:“殿下,微臣有一事禀报??李崇山并非孤身一人,其背后尚有同党,恐牵连军中要员。”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朱瞻基皱眉:“可有确凿证据?”
赵怀恩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从李崇山书房所得,其中提及‘时机已至,静候号令’等语,显然另有主谋。”
朱允?忽然开口:“赵怀恩,你莫非想借机清除异己?”
赵怀恩正色道:“臣不敢妄断,然事关社稷安危,不可轻忽。”
朱瞻基沉吟片刻,终是下令:“即刻彻查此事,若有牵连者,一律收押。”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奏道:“启禀殿下、陛下,南京急报!”
众人皆是一惊。
“讲!”朱瞻基沉声道。
那太监颤声道:“近日北元大军压境,已攻破大同关隘,前锋直逼太原!”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赵怀恩心中一沉??果然,徐天衡的计划不止于朝堂,他早已勾结外敌,只待时机成熟,便里应外合!
朱允?脸色愈发难看:“这……这该如何是好?”
朱瞻基却冷静异常,转向赵怀恩:“赵大人,边疆战事紧急,你可有应对之策?”
赵怀恩拱手道:“臣愿亲自前往前线,调集兵力,抵御敌军。”
王景山立刻道:“末将愿随行。”
朱瞻基点头:“甚好。我即刻命人调拨五万精兵,由赵大人统帅,务必守住边关。”
杨士奇提醒道:“然则京城空虚,亦需防备。”
赵怀恩道:“影卫可留守京师,以防再有叛乱。另请首辅大人协助太子殿下主持朝政,确保稳定。”
朱瞻基郑重颔首:“一切依赵大人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