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660章 青木助澜(第3页)

第1660章 青木助澜(第3页)

曾经高耸森严的宫墙如今爬满了藤蔓,琉璃罩下的《千言长卷》虽已泛黄褪色,却仍被精心维护。每年元宵,百姓自发组织“续绣大会”,无论贫富贵贱,皆可执针一线,将自己的话绣入长卷。孩子们学会了第一课不是背诗,而是分辨“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

就连皇宫内的史官也换了规矩。每当记录重大事件,必须邀请三位独立学者列席见证,文书完成后加盖三方印信,方可入库。若有篡改,不仅诛及九族,更要将其罪行刻于史馆外墙,世代示众。

某年冬雪,林知遥病倒了。

阿衡日夜守在床前,煎药喂饭,一句话不多说。她瘦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可眼神依然清明。

一天夜里,她忽然抓住他的手,低声问:“你会不会觉得……我做得不够?”

阿衡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觉得呢?”

她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喃喃道:“我还是害怕。怕有一天,人们厌倦了追问,宁愿回到那个‘大家都说一样的话’的时代。”

“那你就错了。”阿衡握住她的手,声音沉稳,“真实从来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是你教会了大家怎么怀疑,怎么求证,怎么不怕犯错。现在,轮到他们继续了。”

她闭上眼,许久才轻声道:“谢谢你……一直陪着我说真话。”

阿衡没回答,只是轻轻哼起一支古老的歌谣,那是野葵谷采药人传下来的调子,歌词早已模糊不清,只剩下悠远的旋律,在雪夜里缓缓流淌。

第二天清晨,阳光破云而出,洒在小院的青石板上。林知遥安详离世,享年六十七岁。

消息传出,全国哀悼。百姓自发罢市一日,家家门前挂白灯笼。但没有人塑像,没有人建庙,更无人称她为“圣”。

因为在她留下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

>“不要纪念我。纪念只会变成新的偶像。如果你们真的记得我,请每天问自己一句:

>我今天说了真话吗?

>如果没有,现在还不晚。”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年轻人翻开泛黄的《拾遗录》,看到那个名字时,已不再带着敬畏,而是带着理解与亲切。

他们会指着书页说:“哦,她是那个让我们学会不相信的人。”

而在遥远的北方,一座新建的山村小学教室里,老师正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

>“真实不是答案,而是一条路。

>它崎岖、漫长,充满荆棘。

>但只要你肯走,就不会迷途。”

窗外,春风拂过田野,一群孩子奔跑着放风筝,笑声如铃。

其中一个小女孩仰头看着天空,忽然问道:“妈妈,风筝飞得那么高,它会不会骗我们,其实根本没飞起来?”

母亲一怔,随即微笑:“那你得想办法验证一下。”

女孩点点头,掏出笔记本,开始画图测算风速与角度。

这一刻,仿佛时光轮回。

而在那无人注意的角落,一面古老的织机静静伫立,梭子微微一颤,自动滑动了一下,织出一行极细的银线小字:

>“她说完了,现在,轮到你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