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前期还是要以江成哲为主,夏蕙毕竟刚正式拜师,还需要跟随冯正明进行一系列的学习。
西餐馆街上那家店股份,被冯正明分成了三份。
他自己是独占四成,江成哲和夏蕙分别有三成股份。
至于冯正明其他的分店,无论是齐鲁省内各地,还是沪城的其他三家。
店长掌勺他都会给两成股份。
当然冯正明几位师兄们,基本都是跟他对半分到分店股份。
汇泉楼的股份上,冯正明更是给了大师兄四成股份,他和五师兄分别拿三成股份。
冯正明股份分配上的毫不吝啬,自然获得大家对他的支持。
江成哲心底更是认定了要跟着冯正明的。
而就像是包国峰和包太太夫妇俩分析的那样。
冯正明这么做,目的就是要收拢人心,要让江成哲他们这些青年厨师都能愿意跟着他冯正明干。
这样一来,他才能够逐步彻底掌握餐饮业的话语权。
有青年厨师的拱卫,手上有推荐酒楼和餐馆的推荐指南。
等老洋房餐厅开业,再拥有一家标杆级别的餐厅在手。
沪城的餐饮业只能被冯正明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一点暂时还没有多少人完全看透。
实在是冯正明身上其他标签都太过明显。
他所展现给所有人看到的标签。
就是全国烹饪大赛状元,一位做了一手好菜参与过国宴的顶尖大厨,一位中华烹饪有强烈个人追求的烹饪大师。
在这样耀眼标签掩盖下。
很多人都忽略了,冯正明在齐鲁全省各地都有分店,单单是在沪城他已经有四家分店。
而且他即将要在老洋房里开一家餐厅。
哪怕是不提老洋房餐厅开业是否能让冯正明赚钱。
光是他那些分店,每年也足以让他有着不菲收益了。
可又有谁会觉得,这些钱冯正明是不应该赚呢?
他身上那些被人看到的标签,每一个也都是真实的他。
他更是会为每一道菜投入足够多心血。
当你拥有足够能力,也没有人会觉得你不该赚钱。
就像是江成哲经常会想:当初如果自己拿下全国大赛的状元,能做到冯正明现在的这些成就吗?
每当这么想,江成哲进行一番推演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
他如果是状元,肯定不如冯正明做得好。
江成哲觉得,自己绝对不可能像是冯正明这样,把状元的名头如此好的利用上。
甚至还不断通过比赛结束这些年的个人努力,加强了他全国烹饪状元的名气。
所以江成哲是真的对冯正明彻底服气。
回到沪城的城区,冯正明让大巴车司机,一家一家分店把人送回去。
当然几家分店的掌勺店长和骨干,被冯正明统一带回西餐馆街上分店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