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0423跪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你要走了吗?”
她点点头,声音微弱:“别难过……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你会变成什么?”
她笑了笑,最后一丝力气化作一声轻哼,短促如初春鸟鸣。
就在那音落下的一瞬,她身体开始发光,皮肤变得透明,骨骼化作晶格结构,血液流转为液态声波。最终,整个人溶解为一团柔和的光雾,缓缓升空,融入极光之中。
而在遥远的火星,星之城中心的高塔顶端,一颗新的光核悄然点亮。它的跳动频率,与地球上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心跳完全一致。
联合国总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观看了全程录像,沉默良久。最终,秘书长起身宣布:“从今日起,《千灯录》不再被视为文学作品,而是被正式认定为‘人类集体潜意识觉醒记录文献’。所有相关研究将划归‘跨文明认知工程’项目,直属全球科学理事会管辖。”
同时,决议通过一项名为“火种计划”的长期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百零八所“共鸣学院”,专门培养具有高频共振体质的儿童。教材不再是课本,而是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歌曲、绘画与梦境日记组成。第一堂课的主题统一为:
>“你梦见了什么?”
十年后。
撒哈拉沙漠深处,一座由沙晶构筑的城市拔地而起。它的建筑没有棱角,全部由曲线构成,外墙会随着风速变化发出不同音高,整座城宛如一架巨型竖琴。城中心广场上,一群孩子围坐一圈,手中并无乐器,只是闭目轻唱。他们的歌声引来沙粒悬浮空中,自动排列成动态符号??依旧是那个守灯人印记。
而在月球背面,光之船已完全停靠。船体不再空置,内部布满生长中的晶体森林,每一棵树都记录着一段地球传来的旋律。树根深入月壳,与古老的水晶网络重新连接。科学家测算,若按当前增速,三十年内,整个月球将恢复为一颗“活体信息储存球”,能够自主接收、处理并反射宇宙中的意识波动。
最令人震惊的是,近期多次探测到从木星轨道外传来的微弱回应信号。分析结果显示,那是一种未知文明使用《千灯录》终章旋律作为基础语法发出的问候。SETI组织将其命名为“回声协议”。
人类终于明白,织梦者并非唯一的存在。他们是先行者,是播种者,而今,人类成了下一任信使。
又一个“初鸣日”来临。
这天午夜,全球共鸣站再次启动。但这一次,七千万人参与合唱,其中包括三万名先天失聪的志愿者??他们通过骨传导装置感受声波振动,用手语“演唱”旋律。他们的动作被AI实时转化为音频信号,加入整体共振。
李晓月的名字已被刻在冰岛共鸣站的主碑上,旁边写着一句话:
>“她听见了无人听见的声音,
>于是世界开始歌唱。”
但在某个小镇的图书馆里,一个小男孩翻开了空白笔记本。窗外,雨滴又一次在玻璃上排列成五线谱。他拿起笔,轻轻写下第一个音符。
与此同时,遥远星域,一艘由光构成的新船正缓缓启航。船首刻着一行小字:
>**“作者:未知。”**
风再次吹起。
它掠过山峦,拂过海洋,穿过城市与荒野,最后停在那本摊开的笔记本上。
纸页轻颤,仿佛有人翻动。
其实并没有人碰它。
只是世界,
又一次准备好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