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分别禀告了与逆党处置相关事宜,
洋洋洒洒,滔滔不绝。
待六部汇报完毕,奉天殿安静下来。
大太监扫视一圈,确认无人出列后,向前一步迈出,高声道:
“陛下有旨!”
一众朝臣纷纷躬身,山呼万岁。
大太监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朕念天下商贾之事,关乎国计民生。
今特设市易司,掌天下商贾贸易之事,
统筹调度所属朝廷衙门商行,以安民生,富国强兵。
市易司直属朝廷,
设司正一人,正二品;副司正二人,正三品。
凡天下商贾之事,皆归其管辖。”
此旨一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
朝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猛地抬起头,看向上首,眼中带着不可思议与震惊。
尤其是前方六部尚书以及一众都督,满脸茫然,
发生了什么?
一个如六部一般的新兴衙门?
为什么他们不知道?
陛下怎么不与他们商量?
一众旁听的翰林学士更是满脸骇然,
这等政令,居然没有经过翰林院研判,
就这么匆匆下旨,发生了什么?
奉天殿之上有了一瞬间的哗然,所有人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
刑部尚书杨靖率先出列,大声反驳道:
“陛下,自古以来,商贾之事皆由民间自行经营,朝廷从未直接插手。
如今设立市易司,恐有违祖宗之法,
且商贾之事繁琐复杂,
朝廷若强行介入,恐生诸多弊端,还望陛下三思!”
礼部尚书李原名也紧随其后:
“陛下,商贾之道,贵在自由流通。
若由市易司统一管辖,必会限制商贾之自由,阻碍贸易之发展,
长此以往,国库虽得一时之利,
但民间经济必将受损,实非长久之计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詹徽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索。
他身为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深知朝廷钱财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