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眉头紧锁,接过文书快速翻看,
上面是殿中三人的对话,最后还有户部尚书赵勉加入。
朱标很快将其看完,有些凝重地皱起眉头。
“怎么样,看出什么名堂了吗?”
朱元璋笑呵呵地问道。
“父皇,儿臣还要再看一遍。”
朱标说完,视线扫动,
很快就在一旁的瓶上坐了下来,静静翻看。
这一次他看得无比仔细,到了一些关键地方,还会停下来仔细思索,
但他的眉头却没有就此舒缓,反而愈发紧锁。
过了许久,他终于将文书看完,
左思右想之后,沉声道:
“父皇,朝廷若是掌控部分商行,
或许能聘用更多的百姓,分润更多银钱,
但市易司要统筹天下商贾之事,步子未免迈得太大。
儿臣在来时,就已经得到消息,
整个六部现在都闹得沸沸扬扬,
只因不知从哪传来的消息,
市易司最先接管的商行,就是六部所属的商行。”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眉头微挑:
“此话说对了,市易司会接管一众皇庄以及六部衙门所属商行。”
“父皇!操之过急啊。”
太子朱标一下子着急了。
在他看来,如此做分明是自绝于朝廷。
就算是能凭借个人威望强行推行,
但一定免不了一番混乱,
甚至还会在未来的某一日迎来更大的清算!
让太子朱标意外的是,朱元璋也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
朱标一愣:“那您?”
“标儿啊,你没有厮混过市井,不知其中一些道理。
爹早年在凤阳做工时,见得最多的便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事,也学会了几分。
当年我在郭大帅手下当大头兵时,
第一次带队就敢要百人。
大帅看我胆子大,给了我五十人,
其实爹当时想着,身旁能有三五个人帮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