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逸将手中茶杯放下,沉吟片刻轻声开口:
“诸位大人,辽东局势暂时安定,
但情况却十分复杂,确实需要一位有能力的将领前往。
但在我看来,京军和地方卫所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想听听陆云逸的高见。
陆云逸继续说道:
“京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辽东地处偏远,地形复杂,
京军的作战方式未必完全适用。
而地方卫所的将士虽然熟悉当地情况,
但整体实力相对较弱,面对大规模的叛乱,可能难以应对。”
“那依陆将军之意?”朱寿问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陆云逸沉声道:
“我认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潘敬,是个合适人选。
潘敬虽为京军,但出身北疆,
曾在辽东待过许多年,对当地局势有所涉猎,
在以往对敌女真的诸多战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
他既能结合京军操练体系优势,又能结合地方卫所经验,应对辽东复杂局势。”
此言一出,正堂内再次炸开了锅,
支持京军的大人纷纷摇头,表示不满。
“陆大人,潘敬为指挥同知,官职较低,
一跃成为都指挥使,太过浮夸,如何能担此重任?”
一名大人质疑道。
“官职高低并不完全代表能力。
潘大人身为禁军,打仗的机会本来就少,更无功劳可立,
但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潘大人在金吾左卫中没出过什么差池,亦没有犯过错,本就是自身能力的表现。
面对辽东乱局,这等善守之将才最为适宜。”
陆云逸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此话一出,正堂内陷入沉默。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而且眼前之人对辽东局势门清,此话已经说动了不少人。
崇山侯李新脸色有些阴沉,沉声道:
“陆将军,你如此推崇潘敬,莫不是有什么私心?”
陆云逸眉头一挑,面对这位侯爷,面不改色,沉声道:
“我连潘大人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何来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