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看向方文:“这是什么意思?”
那处数据是和马赫数临界点有关。
这是未来才有的科技现,意思是当气流度达到临界马赫数,空气动力学特性会出现关键转变,从而生局部激波等现象。
这是方文回忆未来记忆中的知识片段时现的理论,并结合螺旋桨激波进行了研究,最终用于火箭弹音射计算。
但现在,它属于空气动力学的高级机密,是音飞行和音武器的核心,方文也不会告诉这些技术人员。
是以,他回道:“这个我不太清楚,你们只要按照数据进行改制就可以了。”
技术员们沟通一阵。
随后,年轻技术员即起身拉上窗帘,类似电影放送装置的投影设备在墙面上投出模糊的测试影像。
他们解释,喀秋莎火箭弹试射画面,但实际上方文看得出这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关键帧都被刻意剪掉跳过。
随后,留着斯大林式胡须的第三位技术员终于开口:“按照合同第17条,我们可以提供82毫米火箭弹的改进方案,但需要1天时间进行计算,以确定要做出怎样的改制方案。“
“没问题,我可以等。”方文回道。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研费用,这是合同里没有提到的。在这里我需要声明,为你们制作新型火箭而产生的研费用,必须全部报销,如果不能报销的话,我们会将费用加在后期的销售款中。”科罗廖夫出声道。
研费没有计入合同,这是方文没想到的,他习惯性的认为这种费用是算入合同的。
但显然没有,自己可不能让研究所垫付了,有钱才能好办事。
随即,方文让阿廖沙翻译:“我们可以提前预付研费用,你们有预算吗?”
研究员们没想到方文这么豪爽,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是以,一名技术人员离开会议室,向领导请示,过了一会回来。
“2万美金,或者等同价值货币。”
这并不多,方文让龚修能将随身携带的手提箱打开,取出二十份不记名债券。
“这是美国债券,一份1,可以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银行兑换现金,苏联这边如果有美国银行驻点,也可以兑换。”
不记名债券这东西,是最适合大宗交易的,比货币还要方便携带,这些技术人员没有见过,随后找来了专业金融人员来鉴定,才确定了不记名债券的真实性。
有了预付研费,他们对方文的事情积极多了。
连夜就弄出了改制方案。
第二天,在同一个的会议室中,方文看到了对方的改制设计稿。
技术人员表示,这款火箭弹,同样可以采用他们研究所为82毫米火箭弹配制的R-82导轨射器进行射。
但R-82导轨射器是苏军即将列装战斗机的军用装置,不属于这次交易的范畴。
也就是说,买了火箭弹,却没有射火箭弹的必备军用装置。
这种交易,看起来似乎很坑。
但方文要的就是这批火箭弹,即便是没有了导轨射器,他也愿意。
当然,这次来,至少要看到样品的效能,他才能确定让对方生产货。
三天时间过去。
列宁格勒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工厂加班加点试制了一改制好的火箭弹。
军官敲响了方文的房门。
“方先生,按你的标准,火箭弹已经做好,现在可以进行试射,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