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遭,可谓是受了不小的惊吓。
回到院里,林万卿换了身轻便的衣裳,兀自钻进被子暖和会儿。
平日,瞧着她有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胆大,但仅仅只是会“见人下菜碟”而已。
几位皇子虽性格不同,可有一点一样,都是宽量的,如此,她才敢在几人面前少些顾及,胆大许多。
再说卓氏、卓瑛,这类内宅里的女子,看人不爽时,最多也就动动嘴皮、耍耍心机,让那人受些苦也就顶天。
可萧宓,这种宫中长大、自小骄纵惯了公主,若要对付谁,那可都是往死里整的结局。
林万卿与她不熟,但对她的各种行径早已如雷贯耳。
不是自己吓唬自己,是真怕那人较起真儿来,不择手段。
玉芙端了热汤进来,看隋妈妈一直使眼色,便又缓下动作,慢慢将瓷碗放在圆桌上。
她正要走,却听里屋传来说话声,“是玉芙来啦。”
片刻,见林万卿披了件外衫走了出来,神色懒懒的,并未瞧出有什么不悦。
“这几日,院里忙完了,你出去帮我做件事。”
林万卿坐在圆桌前,拿起汤勺搅了两下热汤,“你往西市去问问,什么瓷器、玉器、钗环串珠的,如今都是什么价钱。”
玉芙不多问,只福身应下。
隋妈妈记得前几日,她还惦记将库房的物件儿都换成银票呢,以为是一时兴起,没想到,是真的要做。
“隋妈妈~”
突然被叫到,隋妈妈险些没反应过来。
她赶紧笑盈盈的迎上,又听到吩咐,“给玉芙支些钱,出去时顺便换些碎银,年节,得给院里人人送个岁包才是。”
玉芙喜色,回应也是爽快。
隋妈妈自是配合,笑着点头,这便唤玉芙随自己出去。
要过节了,大家都得乐呵呵的才是。
第二日,天有些阴色,瞧着似乎又像是要下雪了。
有经验的婆子,早早就收了院里阴晒的干货,就连廊下清扫的活儿,也停了。
林万卿起得晚,洗漱后就随便吃了些,一碗辣汤加一碟小包子,暖暖的也甚是合胃口。
“呦,三小姐,怎么还在用膳啊。”
外头也没人通传,陶妈妈打着帘自顾进了屋。
林万卿嘴里含着一口茶,着急咽下,“陶妈妈有什么事吗?”
隋妈妈和玉芙闻声,也都放下各自手里的活儿,聚在了前厅。
陶妈妈撮着手,暖和着,诧异道,“今日要进宫,三小姐难道忘了?”
林万卿笑了笑,“什么时候的事儿,我们这,怎么不知道啊。”
“昨个派人来传过消息的,三小姐没收到?”陶妈妈两眼睁的滴溜圆。
林万卿眼角往一旁撇了下,看那二人也皆是一脸不明状,大抵知道,此事有猫腻。
她没立刻驳斥也没就此应下,依旧和和气气的话道,“兴许,是下头的人疏忽了吧。敢问妈妈,今日入宫所为何事?”
陶妈妈又上前了一步,笑着,“夫人说,太子妃那里得了许多新进贡的料子,想着带您去东宫挑挑呢。”
“是母亲的意思,还是姐姐的意思。”
“宫里的事,夫人哪儿做的了主,自是太子妃念及和三小姐的姊妹情。”
这话说的,若不领情,倒是做妹妹的不识趣了。
林万卿拿起桌上的手帕擦了擦,极认真的抹着十根手指,“既是进宫,也不好太狼狈,我先去换件衣裳吧。妈妈,可还来得及?”